加载中…
个人资料
花信风
花信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365
  • 关注人气:22,7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岸派的来历

(2010-10-06 20:23:10)
标签:

新浪潮

电影史

罗热·泰耶尔

文化

分类: 闲影漫话

一向想当然地以为,在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大潮中,以阿伦·雷乃等人为代表的“左岸派”的得名,是由于这一流派的代表性成员大都住在巴黎塞纳河的左岸。读《迷影文化史》,才发现是误识。

 

“左岸派”的发现和命名者是法国《正片》杂志的著名影评人罗热·泰耶尔。《正片》是一家当时与《电影手册》影响力旗鼓相当却又常常唱对台戏的权威电影杂志,它最重要的作者之一罗热·泰耶尔文风泼辣,犀利幽默,为了故意对特吕弗、戈达尔们发动的新浪潮视而不见,罗热泰耶尔把自己的一腔热情献给了同时出现,但尚不被人察觉的“左岸派”导演:阿伦·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克和阿兰罗伯格里耶,从而让法国新浪潮这场美学运动变得更加丰富。1959627日,罗热·泰耶尔在左翼杂志《新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左岸派”的评论《新的战争与不安》,在文章中,他评价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在“无边的视觉印象中”创作了一部“动听的影片”,并宣布这将是兴起于巴黎左岸的新潮流。

 

但是,罗热·泰耶尔为“左岸派”的命名,却并不是因为这个流派的代表性成员大都住在巴黎塞纳河的左岸。其实,李洋在《迷影文化史》中写道:“《电影手册》杂志以及新浪潮运动全部核心人物都活跃在“左岸”。巴黎人常说的“左岸”,是特指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活跃的塞纳河南岸拉丁区,这里有索邦大学、艺术画廊、文化咖啡馆和各种大小剧院、电影资料馆、《电影手册》也都在巴黎左岸。罗热·泰耶尔所说的“左岸派”把这个含义进一步限定了,他借用“左”字,指那些与新浪潮运动同时产生但没有受到《电影手册》重视,却能代表左翼知识分子趣味的作家派导演,这才是左岸派的真正来历。

 

看来,国内不少电影史著述对“左岸派”名词的解释都是以讹传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