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遥想特吕弗

(2009-02-13 10:13:37)
标签:

特吕弗

标准版

娱乐

分类: 闲影漫话

遥想特吕弗

    QQ群里的碟友四月牧羊贴出标准公司新发行及D的消息,其中比较令我向往的是雅俊D大卫·里恩的《霍布森的选择》。这个电影始终没看过,继去年碟市惊现《瑞安的女儿》之后,这部《霍布森的抉择》应该是大师最后一部没发行过DVD的重要作品了吧。此外,雅俊D的其它标准公司新发的电影还有布努埃尔的《沙漠中的西蒙》和《泯灭天使》。

 

    罗西里尼的古装电影《路易十四的崛起》的CC版,威信出了。标准公司的“蚀”系列还发行了大师的一组历史题材的电视片,不知花落谁家啊。

 

    标准版公布的发行消息,还有cc 462特吕弗的《最后一班地铁》2d9,463罗西里尼的《德拉·罗维莱将军》,464瓦伊达的《丹东》2d9,465黑泽明的《电车狂》,466大岛渚的《爱与亡灵》、467《感官世界》,468《让·班德勒的23部电影合集》2d9,470斯蒂芬·弗雷斯的《隶你十年》,编号469标准公司的官方主页就空着,不知留给那位幸运的大师。

 

    这些令人期待的消息中,最吸引我的当属《最后一班地铁》。标准公司在2009年3月24日发行特吕弗《四百下》的蓝光的同时,与同日发行了《最后一班地铁》的蓝光CC版。虽然我的手头已有不错的法二mk2公司版本。但标准公司的强大配置,整整一张9的花絮,却可谓洗牌没商量。

 

    这次新增加花絮有全新的演职员访谈、法国电视台对演职员的访谈,以及摄影师阿尔门德罗斯的访谈。特吕弗与戈达尔1958年联合执导的短片《水的故事》等等。关于评论音轨,mk2版曾有一条由对主演杰拉尔·德帕迪约和史学家采访录音整理而成的评论音轨,这次CC版不仅保留了mk2版的评论音轨,还新增一条独家评论音轨,讲评人就是我们熟悉的写作基耶斯洛夫斯基传记《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的安内特·因斯多夫。

 

    说到评论音轨,不禁想起英年早逝的特吕弗。DVD时代看电影的一大乐趣或者说是体现DVD媒介的一大优势便是评论音轨。所以很多碟友寻碟洗牌的一大理由便是为了一条评论音轨。但是,实际上很多评论音轨是滥竽充数,由于导演等主创人员过世,随便找几个健在的工作人员乃至子女或影评人,一厢情愿地聊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完全无助于了解电影。有的导演虽然健在,但不善言谈,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整个电影放映时间,大部分处于沉默或冷场的状态,评论音轨形同虚设。

 

    个人认为,一条好的评论音轨起码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应当由影片的作者导演,或者其他重要创作人员如编剧、制片人或演员参与,最好是集体评论。影评人应选择相关领域的顶尖学者;二是参与评论的导演应健谈,而且对电影有热爱之情,最好是一个熟读影史的电影狂。记忆中,我认真看过的有收获的评论音轨有两部:一是科波拉评论的《教父》,二是彼得·博格丹诺维奇评论的《搜索者》,那部集体评论的《七武士》也相当精彩。

 

    感叹早逝的特吕弗,没能赶上DVD时代,不能奉献给我们一条评论音轨。否则,以他影评人的出身及影迷导演的背景,对电影史了如指掌、如数家珍的博学,他的评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他滔滔不绝的话语中洋溢着的对电影的热爱,一定不亚于科波拉或马丁·斯科赛斯啊。

 

    遗憾的是,这一切都只能是仰望天堂的遥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看好许鞍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