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豆瓣上看到这则书讯:《日本映画惊奇:从大师名匠到法外之徒》预告——当然不是新写的,而是作者汤祯兆分别把在台湾出版的《感官世界(游于日本映画)》和在香港出版的《讲演日本映画》两本日本电影研究书重新修订,合二为一,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另外增加了几篇新撰的篇章。仅仅看了看目录,就被那一连串光彩夺目的名字吸引住了。汤祯兆,不愧是研究日本电影的达人啊。
转帖简介:
杂踏流民乱步东洋、以民间学者的低空姿态达至高远的视野、汤祯兆十余年研究精华结集、呈现日本电影的壮丽画卷
汤祯兆自述:“我对技术性的匠意一向不太感兴趣——那是工具,对人性的敏锐深入思考才令人迷醉……”在此思想的统摄之下,阿汤博采大家之长,深入探究研究对象的内在机制,时时剑走偏锋,发人所未发,为读者带来重新发现日本电影的惊喜。
阿汤的强项亦不只于追溯日本电影的来龙去脉,更在于掀起话题,提供讨论的介入面,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众多日本电影现象,全都精辟独到,简明扼要地点出命题,是研究日本电影的一次“原创性解读”。——梁文道
对我来说,阅读汤作的最大意义为“there’s always something for me to learn”。——舒琪
像登上了一列快车,来一次重温日本电影之旅。——黄爱玲
既横览电影以及日本当时历史与流行文化情态,电影工业生态之转向;亦纵观个别导演之从影流变及至有关代与代之间日本导演的相互影响。深厚的背景知识与主题选材分析,建构了一本如此斑斓丰富的日本映画文集。——罗展凤
如果说善读者能读到字里行间,善听者能听出弦外之音,那阿汤看电影---特别是他最熟悉的日本电影---则可以说是看到光影背后的图景,实可谓别具洞见。——董启章
作者简介:
汤祯兆:香港作家,长期从事文化写作,兴趣由文学至电影,再扩展至文化研究。主要写作领域包括日本文化研究、社会文化观察、电影解读、文学创作及评论等,著作发表也由香港延伸至台湾及内地。曾任香港电台“开卷乐”及“东洋现场”节目主持人,目前为《亚洲时报》网络版、香港《文化现场》、台湾《台湾电影笔记》、内地《城市画报》、《上海壹周》、《风尚周报》、《新视线》及《南都周刊》等的专栏作者。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教授“创意媒体写作”。
目录
论汤祯兆的日本电影论 舒琪
日本映画评论达人:汤祯兆 罗展凤
大师就是大师
小津安二郎坟前寄慕
小津安二郎的日常性选择
小津的流浪艺人
从《残菊物语》分析沟口健二的戏剧冲突
沟口田中配
成濑电影的视线内在节奏
成濑电影中的女性芳心
浮云蔽白日
木下惠介的庶民电影
木下惠介与望月优子
铃木清顺的人间戏作
铃木清顺札记
今村昌平的雷霆一击
寻找《楢山节考》:一次逆向式的探索
勅使河原宏的沙丘思考
《感官世界》的再思考
寺山修司的万华镜像
日本默片的男角风情
中坚世代力量
神代辰巳、性、学运和肢体派女优
《千与千寻》的大千世界
爱的移动城堡
小栗康平的文学影像
北野武的世界风暴
作为生命力的暴力探戈:《血与骨》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原一男的现实重构
由地狱回到人间:黑泽清札记
西方的三池崇史热
周防正行的相扑神话
矢崎仁司的完全自主映画
石井聪亘的都市荒原
塚本晋也的铁男世界
即兴的男女生活剧场:诹访敦彦论
松冈锭司的铁塔重生
糖衣下的苦涩
熊切和嘉的浪人行进曲
现象与世相
日本映画的变态与常态
神的孩子在跳催魂舞:《死亡笔记》的强者世代
运动映画的前世今生
当代的武士道崇拜想象
游园地的惊险人生
东映的异地重生记
1990年代的自主映画出路
与导演上场
勅使河原宏的新浪潮告白
周防正行如是说
竹中直人的二步行进曲
松冈锭司的星星难闪
后记:那一年,我坐上了日本映画的快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