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莓》:一部寒夜里令人温暖的电影

(2008-12-05 00:09:13)
标签:

舒克申

红莓

苏联电影

文化

分类: 课上课下

 《红莓》:一部寒夜里令人温暖的电影

    寒夜,陡然降温,刺骨地冷。应该是入冬最冷的一天吧。今晚电影史课的主题是苏联七八十年代道德题材电影,放映的是舒克申1974年导演的《红莓》。晚上下课时,新校区候车,不停地跑步取暖。逼人的寒流中,舒克申的《红莓》却给我的心灵带来一阵暖意。这是一部温暖的电影。一部有力量的电影。这个力量来自舒克申塑造的伊戈尔这个人物,这个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和道德光辉。

 

    从技巧上来说,舒克申并不出色。影片中大量运用变焦镜头,造成的那种戏剧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影片的质朴。舒克申的长处在于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据此所塑造的真实丰满的人物。集作家、编剧、导演与演员一身的舒克申确是一个罕见的天才,正如有人评论,他的文学与电影的高度一致性成就了他的电影。作为演员的舒克申真是没得说,很难想象伊戈尔这个角色由别人来演会怎么样。

 

    表面看来,《红莓》写的是一个浪子回头不得。舒克申的出色在于,他没有把这个俗套故事拍成挽救失足青年的情节剧或侦破片,比如由党组织出面教育挽救伊戈尔如何改邪归正。而是从对伊戈尔的心灵世界的深切关怀入手,进而探究道德是非,最后升华为对人性和良知的悲壮呼唤。这是一部振聋发聩的社会悲剧,也是一部具有高度哲理性的道德悲剧。

 

    伊尔戈的内心充满矛盾。四周不信任乃至敌视的目光,自身畸形的精神世界,旧日团伙的威逼利诱,这一切让伊戈尔感到改变命运是如此的艰辛。但是,对生活是满怀希望的伊戈尔,虽九死而不悔。最后为追求光明的新生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柳芭由舒克申的第二个妻子莉琪雅·费道谢耶娃扮演。她犹如俄罗斯童话中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公主,是一个理想人性的化身。她以自己的真诚、善良感召伊戈尔开始新的生活。她所代表的光明世界与周围冷漠自私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

 

    柳芭的家庭也是净化伊戈尔心灵的重要力量。柳芭的父亲,她的哥哥,这些典型的俄罗斯农民,在舒克申看来,他们的道德水准、丰富情感和善良天性才是完美人性的典范。尽管经历了种种伤痛和苦难,他们仍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善良和悲慈的天性。

 

    再有,与俄罗斯农民的精神世界密不可分的是俄罗斯的大自然。教堂、湖泊、木屋、白桦林。这些诗意的形象与伊戈尔的情感水乳交融,映衬着人物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应和着画外俄罗斯民间音乐,展现了俄罗斯的景色之美和心灵之美。

 

    难忘的高潮是伊戈尔与母亲的会面。他在柳芭的陪伴下,回到乡下探望自己遗忘多年的母亲。伊戈尔戴着墨镜躲在一旁,不敢与母亲相认。告别时,老人从窗口目送两人远去,这个悲天悯人意象,震撼人心。我的眼睛潮湿了。伊戈尔自是痛不欲生。他呼天唤地,决意好好做人。镜头摇起,景深处是一座白色的教堂。此刻,舒克申的宗教救赎意识溢于言表。

 

    舒克申的创作从对普通人心灵世界美德和魅力的关注开始,逐渐发展到道德是非的探究,最后上升到对人性、良知的悲壮呼唤。在这一进程中,他紧紧依附于自己所熟悉的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他艺术世界的生命力正在于他的这种立场。《红莓》与其说是一部农村现实生活的写实戏剧,不如说是一则道德训诫的醒世寓言。

 《红莓》:一部寒夜里令人温暖的电影

    在舒克申的《红莓》中,我们可以看到而可以看到在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的文学作品中追求道德完美的俄罗斯文化精神的延续。伊戈尔仿佛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一个人物,虽陷污泥,却仍向往着光明。正如一位苏联作家所说的那样,舒克申“是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方式创作”,舒克申最可贵的一点是,他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坚持着一个艺术家的立场,那就是:永远站在弱者一边。永远关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