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玺庆先生近来研习国学,钟情于儒道佛之间,博客写作如潺潺流水,将世间与人生的智慧娓娓道来,惠己惠友,不矣乐乎。但也有阴极生阳的时候,不觉间,一篇《为什么买不起房子的是你?》一下子让黄先生站到了阳极最高点。对这样一个严肃(或可称为“庄严”)而理性的话题,黄先生采用的依然是阴性的智慧启蒙方式,飘逸之风跃然字里行间,但如此风格,不仅难以将此话题展开说透,反而引发了巨大误读。网络看客的强烈反应,当是在预料之中。
但也有出乎预料的,在一千多个留言中,很多是泄斯底里的咒骂,将黄先生的博客变成了一个斗兽场。这不禁让人好奇,黄先生的这篇文章究竟有什么功力让这么多人发狂呢?
在仔细阅读完全文后,我的结论是,黄先生这篇文章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但文风有得意与故意之嫌。善意的方面是希望从购房者自身的角度,引发思考,洗心开智,将自我从抱怨与不满中解脱出来,奋发向上,刚健有为。但用启蒙式的文风去对应这一话题,则让人读出了得意的气息,开始让人不舒服了;真正引起众怒的是故意。比如,在文章节尾,黄先生有意想通过刺激的方式,引用了“知耻而近勇”等说法,以激动读者清醒并反思,但不仅未达到初衷,相反还激起暴风骤雨般的情绪反弹。在我看来,黄先生这篇文章有两个失误,一是极阳性话题用了阴性的方式去写,阴阳不匹配。在各方关于住房问题的知识与信息都还处于严重不对称的状态下,"知"还成问题,怎么能生“慧”呢,不可能存在阴阳自然转化的可能性;二是对国人现实心理与文化心理判断不足,假设错了。
从现实看,现阶段社会贪腐严重、利益失衡、保障匮乏、贫富差距过大,使当代中国人心理处于极不安全的状态,表现为积怨、浮躁与脆弱,这种心态本身就是情绪型的、非理性的。而住房问题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突出而敏感的焦点。不断上涨的房价将很多人本已脆弱的自尊心摧垮,情绪化的心态代替了理性思维,冲动是必然的。网友的情绪反弹,某种意义上是受伤后的舔血,也是可以理解的。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狭隘、自私、妒嫉、抱怨等阴暗心理是中国几千年农业社会的光荣遗产,加之在文化断裂与社会失衡的现实背景下不断地发扬广大,相当一部分人便形成了精神上的阳痿与心理上的幼儿心态,表现为思维空茫、性格偏执、情感依赖、语言下作等特征。如此状态下,希望国人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然是也是极困难的事情。
但需要清醒的是,情绪不能代替现实,而现实就是残酷的。当现实改变不了的时候,《国际歌》给我们指明了道路,“世界没有神仙皇帝,要靠我们自己。”要想做成任何事情,首先要学会安静与理性。只有在安静与理性的状态下,才会有反思,而只有不断的反思自我,超越自我,人才能真正地进步并成功。
当你安静下来的时候,再去看看黄先生的文章,你也许就会得出与上次不完全相同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