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部不同意国外高校中国设点  中国代表处是否会步“驻京办”后尘

(2014-12-30 16:19:58)
标签:

利兹大学

中国办事处

留学中介

教育部

分类: 教育

    昨天,利兹大学中国办公室关闭了。至于关闭的原因,利兹大学并没有官方的解释。但是,利兹大学中国办公室的关闭至少说明其完成了“历史使命”。

    记得200811月,时任英国利兹大学校长的迈克•亚瑟教授访华时,特别提到,在中国新开设的办事处就是为了确保我们有一个非常严格的选拔机制,中国学生们也可以在那里获得信息和帮助。

    迈克•亚瑟教授所言,可以说代表了所有在中国开设办事处的初衷。目前,国内的各类海外院校中国办事处数不胜数,其开设的目的无非就是举办宣传活动、提高学校知名度、扩招中国学生。当然,正规的海外大学中国办事处也承担着与中国各类教育机构寻求合作,乃至应对申请材料造假等问题。

    不过,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利兹大学中国办事处的关闭是否也意味着传统的海外院校招生模式的转变呢?不可否认,海外院校中国办事处有其出现的背景,即海外教育信息资源不对称。

    随着自费出国留学市场的开放,国内学生及家长迫切需要了解海外院校信息。于是,国际教育展粉墨登场、海外院校中国办公室纷至沓来,与国内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共同构建了海外教育资源的信息渠道。同时,很多海外院校中国办公室也通过积极参加各类国际教育展、配合各家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等形式,迅速扩大了其在中国出国留学市场的知名度、影响力。

    但是,在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的增加,以及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发达的环境下,海外教育资源的信息由匮乏变成了海量。与此同时,海外院校招生渠道日臻完善,与中国教育机构的合作日益密切,使得海外院校中国办公室的“工作量”明显减少。

    事实上,海外院校中国办公室的“身份”颇值得推敲。在中国国际教育展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曾提醒观展的学生和家长,“教育部从未审批通过任何国外高校在华设立办事处(代表处),提醒观众对任何以国外高校办事处(代表处)代表或代理身份进行招生宣传的组织和个人保持警惕。”这意味着所谓的海外院校中国办事处并非中国教育部认可的教育机构,也就没有资格参加中国国际教育展。

    而根据目前实行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留学行业属于特许经营的行业,要想进入到这个行业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即经过工商部门、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的批准之后才有资格进入到该行业。很显然,海外院校中国办事处仅仅属于在中国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而不能看做留学行业的服务机构,其真正职责就是起到中外院校之间沟通、联络的作用。

    其实,利兹大学中国代表处关闭,也可以说是一种趋势。当前,很多海外院校的“校方代表”已经“融入”到国内的各家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甚至由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负责人工开支。因此,海外院校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而且还节省了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的投入。

    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海外院校中国办事处沟通、联络乃至推广、宣传的职能都能够通过互联网得以实现。这对于将国际教育当做产业发展的英联邦国家而言,自然是一个“花小钱、办大事”的途径。

    那些海外院校中国办事处是否会步利兹大学中国办事处的后尘,目前下结论为时尚早。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互联网教育来了,一切以资讯、信息为核心的教育领域,日子都将变得不好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