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保教育创造在线教育收入近1亿美元

(2014-12-15 09:12:17)
标签:

股票

正保

朱正东

在线教育

分类: 教育

 

 

有一种成功,叫做成为风口上的猪。可惜,先天没有翅膀,连隐形的翅膀都没有,注定还会落回到某个地方。

 

不过,确实有一种成功,叫做成为风口上的朱,只是这里的单指一个人以及这个人创造的商业模式。这个“朱”就是朱正东及其创造的正保远程教育模式。

 

朱正东的成功在于,似乎总是处于某个风口2008年,正保在纽交所上市,所乘的是教育概念的“风口”;2012年,正保股票价格异军突起,所乘的也是在线教育的“风口”;2014年,正保财报靓丽亮相,所乘的则是职业教育的“风口”。根据刚刚发布的2014财年年报,正保全年收入同比增长36.2%,达到9720万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2.6%,达到2340万美元。其中,2014财年缴费学员总数超过320万人次,比去年的270万人次增长近20%2014财年网络课程缴费现金收入同比上涨了32.4%,达到8480万美元。

 

寻找风口:会计网校变革传统会计培训

6年前,正保上市之时,业界耳熟能详的只有其旗下的中华会计网校。当时,不少人诧异,正保仅凭一个会计网校竟然也能在纽交所上市。事实上,经过8年发展的中华会计网校,已经改变了国内会计培训行业的学习传统,甚至可以说颠覆了会计培训的线下培训模式。于是,继新东方、ATA之后,朱正东也去美国敲了一回上市的钟。

 

不过,如今的中华会计网校只是正保旗下的16个品牌网站之一,而且与医学、建设工程构成正保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截至2014财年年底,正保累计注册学员达到了3000余万人,会计、医学、建设工程三个核心业务网站日独立IP点击量合计峰值超过了300万,日网页综合浏览量合计数最高也达到了1亿页。

 

很显然,正保以中华会计网校作为切入点进入会计培训市场,在形成了成功的在线教育模式之后,再不断复制到更多的行业领域。然而,尽管正保为国内传统职业教育领域带来了变革性的改变,但却没有采取疾风暴雨式的扩张方式,而是选择了平衡发展的方式。

 

众所周知,教育产品不像快消类产品,学习效果、学习效率、学习体验等都是重要的环节。正保采取平衡发展的战略,也是出于教育本身的特征考虑。据称,正保平衡发展战略的基础就是在增加现有课程的招生和增加新课程、进入新行业方面保持平衡。其战略核心是必须确保公司所提供的所有课程均是高质量的。

 

引领风口:移动课程丰富在线教育形式

正保有节制的成长策略一度致使其股票价格在发行价格下方徘徊。但是,实践证明,高质量的课程和服务确保了正保学员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口口相传和较高的学员重复消费又带来了良性的收入增长。其最终的结果是,迎来了正保业绩及股票价格的双重厚积薄发。

 

从正保的发展来看,貌似次次都赶上了风口。可是,这种赶上风口运气基本上都是正保自己创造的。既然正保明确了平衡发展的战略,那么实现平衡发展战略的策略是什么?正保的答案是,通过对网络课件技术的持续革新,给学员提供最佳网络体验。依照战略实施步骤,正保增强了课件的交互性、打造了立体的移动学习平台、加强了智能学习和智能模考等。

 

如今,移动互联网技术如火如荼,各家教育培训机构竭力鼓吹移动学习。然而,早在201310月,正保就推出了3门独立收费的会计移动课程,目前累计缴费学员人数已经超过了3.4万人次。2014财年,正保又推出了移动电子书,打造了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员可以边阅读教材边记笔记、划重点、做练习题和查看解析,还可以享受答疑服务,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在过去的一年中,正保有近70%的常规考培课程学员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

 

创造风口:大数据实现终身教育

无疑,正保又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那么,正保期待的下一个风口是什么呢?大数据!

 

简单地讲,大数据的本质是“通过数据找规律,通过规律提效率”。通过大数据技术,正保可以分析出3000多万注册学员的具体学习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产品,有效服务其终身学习的需求。近年来,正保的一个显著变化是,课程不再限于传统的考试培训和继续教育,增加了与职业技能相关的实务培训、软技能学习以及与提升生活品质相关的兴趣课程和其他终身学习课程。

 

据称,下一步正保将继续加大对大数据的投入,推出更多终身学习产品。这也展示出了正保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成长策略,即将其市场定位从相对小众扩展到了巨大的完全职业教育市场,从而实现其打造网络终身学习和完全学习的价值闭环的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