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变中国教育的或许不是互联网而是沃建中

(2014-09-23 07:24:55)
标签:

北京师范大学

脑at技术

沃建中教授

因材施教

分类: 教育

   沃建中何许人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退休”教授,尽管他还没有到退休年龄。沃建中教授提前退休的目的,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所想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脑AT技术”能够得到市场的检验及认可。

   沃建中教授发明专利的名叫“刺激信息认知能力值测试系统及其方法”,简为“脑AT技术”。“退休”后的沃建中教授创办了北京环度智慧智能技术研究所,其主要业务就是以“脑AT技术”从事脑功能开发、心理测评、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领域的测评研究与服务。

   其实,与众多的科研人员一样,沃建中教授只关注自己的技术产品,而没有意识要去“改变中国教育”。他所想的只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规划职业方向、完善生涯发展……在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沃建中教授至少已经改变了数千名国内的中学生。而这种改变的基础,就是他发明的“脑AT技术”。

   有一位名叫李毅飞的中学生,对计算机特别感兴趣。但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身为“名医”的父母却希望“子承父业”,强迫他填报了自己不喜欢的医学专业。结果,李毅飞发挥失常,高考分数只够读大专。

   很偶然的机会,李毅飞的父母结识了沃建中教授。沃建中教授特地用“脑AT技术”对李毅飞进行了专业定位技术甄别。甄别数据显示,李毅飞最突出的能力是工作记忆能力,竟然达到了148分。而正常人的工作记忆能力通常在90110分之间。

     148分的工作记忆能力完全可以用“天才”来形容。而这项能力本身就是学习计算机专业、从事IT行业所需的核心能力之一。此外,动手操作能力、数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表象能力等IT行业所需的其他核心能力也是李毅飞的强项。相反,从事医学工作必需的人际交往能力、自然认知能力等却并都是李毅飞的薄弱环节。在数据测评结果面前,李毅飞的父母放弃子承父业的设想,让他复读一年转而选报了计算机专业。

   第二年,李毅飞考取了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并且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参加世界大学生计算机大赛,获得了亚军。大学毕业之后,李毅飞留学美国,目前在为美国的航天飞行器编写计算机程序。据称,他的收入非常丰厚,每年只需要工作三个月时间,剩余时间就是开车跑车周游世界。

   李毅飞的故事挺神奇,沃建中的“脑AT技术”更神奇。事实上,“脑AT技术”可以理解为客观潜能测试。但是,测试的标准来自于沃建中十多年的潜心研究。笔者只知道,“脑AT技术”从人的能力、兴趣、人格三个方面构建了108个维度,并且与职业所需能力进行了匹配。其中,针对学生的能力评估就包括自然认知能力、思维转换能力、工作记忆能力、语言能力等十多项。难怪做一次“脑AT技术”测评至少需要3个小时的时间。

   事实上,“舶来”的多元智能也是一种能力测试。但是,多元智能的测试维度只有六七项,而且没有具体的“干预”措施。“土生土长”的“脑AT技术”则更全面、更具可操作性。通过“脑AT技术”,既能了解学生目前的潜能优势,又能发现影响当前学习乃至未来发展的潜在不利因素。之后,可以针对某些能力的不足,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训练到常模的范围内,也就是90分至110分得能力区间。同时,也可以采取扬长避短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自身某些方面的特长能力,规划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此外,也能提供一些策略、方法,提升某些方面的能力。

   经过14年的实践以及3万多个案例的评测,“脑AT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检验。笔者看好沃建中教授,根本原因就在于“脑AT技术”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测评。2000多年来,中国教育一直倡导“因材施教”。但是,“因材”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所谓测验、考试的结果,所反映的仅仅是学习能力的表面情况,而没有反映出学生自身能力的根本问题。沃建中教授的“脑AT技术”确实在“因材施教”方面实现了一个重要的突破。

   但是,的确像众多技术人员一样,沃建中教授也缺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转化能力。如果这项本土化的“脑AT技术”能够以资本化、市场化的方式得以推广,那么对于国内学生的学习计划、职业规划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也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

   实际上,沃建中教授没有意识到“脑AT技术”能够“改变中国教育”的原因,是因为他在从事“脑功能与认知发展”专业研究之前,所学专业是哲学。几千年来,人类及其哲学一直在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沃建中教授转读心理学硕士、博士乃至在北师大心理学系任教的目的,就是期望以更新的视角及技术解答“我是谁”的问题。

   如今,沃建中教授找到了帮助人们解答“我是谁”问题的方法。

 

敬请关注教育自媒体“九宫八卦”

改变中国教育的或许不是互联网而是沃建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