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新加坡没有吃肉骨茶,就像到了重庆没有吃火锅一样。重庆的火锅哪家最具重庆特色?当地人难免各执一词。同样,新加坡的肉骨茶哪家最具新加坡风格?当地人自然莫衷一是。
笔者之所以将新加坡肉骨茶与重庆火锅相提并论,并不是对于重庆火锅情有独衷,而是因为新加坡肉骨茶与重庆火锅有着一样的草根儿出身,而最终登上了大雅之堂。重庆火锅的来历,是当地纤夫生活艰苦,收入微薄,只能将别人弃之不食的各种动物内脏置于麻辣火锅中烫熟食用,赖以果腹充饥。而新加坡肉骨茶的来历,则是在当地码头做苦力的中国劳工,生活艰难,水土不服,只能买些肉骨佐以八角、肉桂、胡椒以及各类草药熬汤下饭以补充体力。事实证明,人民群众是中华美食的创造者,出身低微的火锅、肉骨茶竟然都成为当地的饮食特色。
新加坡经营肉骨茶的餐厅、餐馆非常多。不过,笔者印象最深的还是黄亚细肉骨茶餐室。据说,只要拦下当地的士,向司机说
“Rangoon
Road(仰光街)”的肉骨茶,没有不晓得的。只是,带笔者前往黄亚细的是当地导游春竹老师。
黄亚细肉骨茶餐室是上过当地报纸头条的,原因是这家餐厅拒绝香港特首曾荫权在打烊后用餐的要求。那是2006年,时任香港特首的曾荫权访问新加坡,想吃肉骨茶,新加坡外交人员与黄亚细老板联系,计划安排在下午4点,结果遭到老板拒绝,说不能因为是大人物就破例。不过,春竹老师讲,主要是外交人员当时订餐的态度很不好,有些颐指气使的意味。于是,老板断然拒绝了。
春竹老师是当地导游学校的金牌教师,他与黄亚细的一位女服务员关系甚好,以至于大家都以为他俩能够“走到一起”。后来,春竹老师娶了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太太。但是,看着春竹老师与那位女服务员亲密的样子,笔者更愿意相信春竹老师的说法。
按照春竹老师的说法,中国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到访新加坡的时候,因为有了曾荫权特首的前车之鉴,便亲自给黄亚细老板打电话,客客气气地订到了座位。后来,曾荫权特首再次访问新加坡的时候,以马英九为榜样,也是亲自给黄亚细老板打电话,最终如愿吃到了黄亚细肉骨茶。当然,笔者前去黄亚细吃肉骨茶是由春竹老师预订的,不知道有没有托他“前女友”的关系。现在,春竹老师正在努力帮着“前女友”找对象。
新加坡的季节分为“三季”,即热、很热、非常热。笔者去新加坡幸运地赶上了热季。那天中午,在黄亚细门口下车,迎面就看见“黄亚细肉骨茶餐室”黑漆金字招牌。餐室临街的两侧格栅全部敞开着,桌椅也由室内摆放到了户外、街边的阴凉里。室内没有空调,只在天花板上安装了数台巨大的吊扇,缓慢地扬风送爽。
春竹老师订的座位位于餐室最里面,比邻厨房。甫一落座,服务人员便端上了猪腰汤、卤豆腐、炖蹄花等一应小菜,肉骨茶则需稍待片刻。笔者与春竹老师倒也不急,而是先行泡茶。黄亚细里的茶壶全部是出自中国宜兴的紫砂功夫壶,茶自然是来自中国福建的铁观音,只是茶叶用纸包裹成四四方方的茶包,由食客自行倒入紫砂壶中冲泡沏饮。这个当口,肉骨茶便上桌了。
每碗肉骨茶,可根据客人需要或是两根肉骨,也可一根肉骨,骨汤呈深褐色,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春竹老师讲,肉骨茶重在喝汤,而且还可以随意添加。笔者端起碗顿觉椒香浓郁扑鼻,不禁食指大动,忘了身存痛风的隐患,几口便将一碗骨汤喝干。一刹那,肉骨之郁、胡椒之冽、大蒜之清、肉桂之厚……混杂成一种厚重的香味,从齿颊之间,上冲百会,下沁肺腹。意犹未尽之中,随即便又添了一碗,之后再一碗,一直喝到酣畅淋漓、浑身通泰,方才将碗中那两根肉骨沾着黑酱油大口大口地啖掉。
此时,口腹之中有了些许油腻的感觉,而紫砂壶中铁观音正酽,便与春竹老师,你一盅,我一盅,慢慢品着功夫茶。黄亚细的铁观音口儿很重,回甘香甜,浓烈的茶气仿佛又一下子清洁了口腹中的肉欲。想必所谓肉骨茶,便是啖尽肉汤、肉骨之后,再惬意地品茶吧。
在新加坡,有各种品牌的肉骨茶汤料。不过,当地人最认同的是A1的品牌。春竹老师建议道,回去自己做肉骨茶时,一定要用整头大蒜,还有黑胡椒放得越多越好。笔者回到家中,如方试着烹制了一锅肉骨茶,虽不似黄亚细的醇厚,但也有了显摆的资本。其中,春竹老师的建议非常到位。
一个地方,能够让人流连忘返的有可能是一处精致、一位人物、一道菜肴、一段经历……新加坡呢,当然是黄亚细的肉骨茶了。下次去新加坡的时候,一定提前预订黄亚细肉骨茶餐室的座位,最好还能约到春竹老师。
欢迎关注郑勇的微信公众平台——九宫八卦
九宫八卦公号:zy6220051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