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美国高考”SAT将面临改革,一些古老、生癖的学术单词量将减少。这似乎为考生在背SAT上减负。但是,SAT培训专家、紫铭教育负责人侯世军却认为,SAT改革并不会降低中国学生“死记硬背”SAT单词的难度。相反,新SAT考试引入数据分析、图像操作答题等新内容,更注重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从某种程度上看,中国学生参加SAT考试的难度将增加。
SAT全称为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即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其出题方为美国大学理事会。SAT考试的理念,首先独立于美国高中课程,其次满足美国大学考察学生学术能力的要求,第三测评考生批判性思维及阅读、写作能力。然而,由于当前的SAT考试有大量的文学著作节选,其中会涉及古老、生僻的单词,迫使考生花费大量的精力背偏、难、怪的词汇。这种状况与考察学生的核心能力并没有太大关联。因此,减少古老、生癖的学术单词量势在必行。
在即将改革的SAT考试中,美国大学理事会主席大卫·科尔曼(David Coleman)还透露,对SAT考试的写作部分也将进行大的改变。事实上,2005年之前,SAT考试只有阅读和数学两个部分。之后才增加写作部分的考试,以考察考生的写作能力。但是,根据写作命题,不少考生采用背范文、套用作文模版等方法获得了写作的高分,其分数与真实的写作能力大相径庭。由于写作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至于越来越多认可SAT成绩的美国大学依然只参照阅读和数学成绩录取学生。不难看出,SAT改革的目的,还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
SAT培训专家、紫铭教育负责人侯世军认为,对美国考生而言,新SAT考试减少古老、生僻的学术单词确实是一种减负。但是,对于中国考生而言,新SAT考试并没有使备考变得简单了。因为单词量依然是中国学生备考的第一难关,中国学生根本区分不出什么是古老、生僻的学术单词。对于中国学生难度明显加大的还有写作部分。新SAT考试写作要求考生根据一篇500字的阅读文章进行分析、写作,力求做到批判性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在同样的25分钟时间里,既需要真正地阅读、理解,又需要完成分析、写作,确实增加了中国考生的难度。同时,“套用”范文或模版写作的投机行为将失去效果。
在SAT考试改革中,还有一个理念性变化,即由独立美国高中课程向美国高中课程与大学学术能力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有分析称,此举主要是为了应对ACT考试的竞争。同样被称作“美国高考”,ACT有其课程体系,而受到美国中学生的青睐。但是,SAT由美国大学理事会主办,其成绩一直作为美国名校录取的第一参考。在刚刚公布的美国最新大学排名中,前100名的美国大学几乎都需要申请人提供SAT成绩。正是SAT独立美国高中课程的特点,也使中国学生获得了申请美国名校的一个砝码。
侯世军告诉记者,新SAT考试联系美国高中课程不会对中国考生产生太大影响。因为美国高中并没有统一的课程大纲,各所高中的课程各不相同,其核心还是面向美国大学学术能力的要求。相反,真正影响中国学生的是SAT考试的安排。
据了解,美国考试的年度概念为当年9月至次年6月。新SAT考试预计在2015年9月正式实施。但是,中国SAT考生的计划通常是当年6月参加第一次考试,10月参加第二次考试。随后以最好的SAT成绩申请美国大学来年的录取。其中,中国考生的理想成绩集中出现在10月份第二次考试。随着新SAT考试的实施,2015年6月和10月的SAT考题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最受SAT改革影响的,就是国内在读高一的准留学生。侯世军表示,高一年级的考生群体必须调整SAT备考计划,提前参加SAT考试,力争在2015年10月考试之前即取得理想的成绩。最终的结果有可能导致2014年报考SAT人数出现“井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