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京城某所重点中学的“高考状元”竟然遭到多所美国名校的拒绝。事实上,这正是中美优秀大学选拔人才的差异。在中国,很多准留学生及家长认为,申请美国名校,只要具备优秀的学校成绩或是取得类似高考的美国SAT考试高分以及托福考试高分,那么进入理想的美国名校就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然而,很多一流成绩的学生申请结果会令人失望。
事实上,美国一流名校的申请就是一场“少数者胜出的游戏”。这些名校希望自己录取的学生是多元化人才,并且具备特殊的才能。所以,一个成功的名校大学申请,一定要把握特殊性的申请原则,让考官感受到申请人的与众不同。
对于国内中学生而言,无论托福、雅思还是SAT、A-LEVEL,都是申请英语国家留学的必备条件。因此,国内中学生们在出国英语考试上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期望凭借优异的成绩成功申请海外名校。但是,在申请美国大学尤其是优秀大学的时候,出现了许多成绩一流的学生却进了二流的大学,也出现许多成绩二流的学生被一流名校录取的情况。究其原因,就是美国的申请制度不同于任何一个亚洲国家,中国学生往往并不了解美国的升学制度。
美国大学面对申请人通常从四大方面进行考量,第一,高中在校成绩(GPA);第二,出国英语考试成绩,包括SAT、托福或者雅思;第三,课外活动经历;第四,家庭背景,包括人种、地区、父母教育背景、经济条件等。其中,第四的方面是申请人自身无法被改变的。所以,申请人只能在前三个方面下功夫。
有关数据显示,在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中,每100名SAT
2400满分的学生,平均有61名被拒绝。同样的情形也发生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一流大学。不难看出,成功申请美国一流大学,仅有一流的成绩远远不够。高中GPA成绩和SAT及托福考试成绩是美国一流大学首先考虑的要件。但是,一流成绩只是初步通过进入这些名校的关卡。同时,分数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就变得没有太大意义,谁也无法判定SAT2390分与SAT2400分的学生到底有多大差异。因而,课外活动成为美国名校录取学生的关键筛选条件。
在以应试为主的教育背景下,中国学生及家长往往将申请条件的重点放在了前两项,即各种考试。至于课外活动经历,一方面国内学校组织开展的课外活动项目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学习压力导致课外活动时间减少。因此,国内申请人在课外活动经历方面,往往采取了简单“复制”的方法,即别人从事怎样的课外活动自己便从事怎样的课外活动,其结果就是失去了申请人自身的特殊性。
不难看出,特殊的课外活动就是进入美国名校的关键。当一个优质的课外活动,无论是学校社团、社区服务还是体育活动、暑期打工,只要变成一窝蜂的流行活动,必然失去竞争力。因为当多数申请人进行相同的活动时,美国一流大学也就无法从这些活动上分析一个学生的特质,只得放弃评估这些申请人。事实上,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一流名校并不缺乏成绩优异的申请人,入学审查官的责任就是拒绝90%申请者。因此,那些成绩优异却在课外活动表现平庸的学生,肯定是首批被拒绝的对象。相反,一些成绩相对一般的学生,有可能凭借特殊的课外活动经历脱颖而出,敲开名校的大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