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丰堂烧烩爪尖

(2006-04-13 11:59:25)
分类: 名馆点名菜

  上文书说到花家怡园的八爷烤鸭,这回书单表惠丰堂名菜烧烩爪尖。列位看官,说到惠丰堂不得不提“八大堂”。清末民初,京城叫得响的馆子很多,京城食客们也就分门别类冠以“八大楼”、“八大居”、“八大堂”的称谓。这“八大堂”说的就是惠丰堂、聚贤堂、福寿堂、天福堂、会贤堂、福庆堂、同和堂、庆和堂。时过境迁,如今“八大堂”也就硕果仅存惠丰堂,而且还从大栅栏搬进了翠微大厦。

  书归正传。话说清咸丰八年,前门外大栅栏观音寺街开了家山东馆子惠丰堂。这家馆子专门接红白喜事。有事了临时雇伙计,现攒班儿,俗称“冷庄子”。光绪二十八年间,山东福山人张克宣出资800两白银盘下了这个饭庄。早年间,在京城开馆子,没点儿背景还真不成。这张克宣的来头也不小,他和御前总管太监李莲英的干儿子李季良是磕了头的把兄弟。通过这层关系,就央告着李莲英请来一块慈禧太后亲题“惠丰堂”的牌匾。就冲着这块匾,您想当年能不火嘛。再加上张克宣善于经营,花重金请来当时名噪京城的朱九掌灶,开设散座,包办酒席,改成了热庄子。在张克宣的打理下,几年的工夫,惠丰堂就自成一家,以扒、烩、爆菜独树一帜,名闻京城。

  烩菜是惠丰堂的看家菜,像烩鸭丁鲜蘑、烩生鸡丝、糟烩鸭肝等都是名声在外,有汁浓色鲜、味厚不腻的美誉。不过,说到看家菜中的招牌菜则当属烧烩爪尖。烧烩说白了就是先烧后烩,有汤有菜,拿老话就是“下饭菜”。这烧烩爪尖先将猪蹄酱制三个小时入味,然后去骨压制用改刀切成3厘米见方,再将油烧热放入猪蹄炸成酱黄色捞出。这时,高汤就得备好了。这高汤高就高在不用什么鸡精、味精,纯粹是用整鸡、整牛肉等炖上三四个小时,一直炖到这些肉都没“魂(形容至烂)”了,那汤才叫做高。炒锅下入炸好的猪蹄,佐以盐、味精、酱油、料酒、水、淀粉,倒入兑好的芡汁烧开,这道菜才做得了。颜色呈枣红色,口味讲究个咸鲜醇香。

  话说有一回,慈禧老佛爷传了几道菜进宫尝尝。这一尝不要紧,老佛爷传下话来,让惠丰堂将菜肴送入御膳,捎带手还赐了个“圆笼扁担”。可别小看这“圆笼扁担”,这可是入宫的“钥匙”。但凡慈禧想起惠丰堂哪口儿了,一道懿旨,惠丰堂的厨子就得挑着“圆笼扁担”给送进宫去。打这儿起,惠丰堂的菜肴也就成了宫廷贡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