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外看中国:中国德语系学生的希望与困惑

(2008-11-13 16:28:51)
标签:

老外

杂谈

中国

德语

作者:奥利弗·茨瓦伦

 

     每年中国都有数百名学习德语的大学生从高校毕业,但是他们在广州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中国网记者就此采访了这些大学生。

     戴着白色棒球帽的小蔡,手拿麦克风站在广州“德国大道”的大舞台前。她身后的大屏幕上正在播放着一些德国人喝啤酒的画面,而她正在向现场的观众讲解,十月节是德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面前的观众聚精会神的听着,不时还点点头,表示赞同。

     小蔡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简称广外)德语系。中国南方两个重点德语系就分别设立于广外和中山大学,都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有着密切的联系。昨天下午,小蔡和她的同学在“德国大道”上就德国文化做了专题报告。“德国大道”是“德中同行”活动广州站的一个组成部分。跟中国其他外语院校一样,这两所学校德语系的男女比例也是1:2。昨天作报告的都是女生,她们在报告中介绍了自己的专业。

     这些女生学习德语的原因各不相同。小蔡说:“我们中学的英语外教是奥地利人。他上课的时候除了教授外语知识,还给我们讲了很多中欧的文化。从此我就对德国充满了兴趣。”她的一个同学却说,因为自己的高考成绩没能达到第一志愿的分数线,所以被迫选择了德语专业这个第二志愿。

      其实,她们都对大学生活寄予厚望。22岁的小陈希望将来能去德国留学,在那儿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她希望能去巴登-符腾堡州,最好还能带着她生病的父母一起去。但是为什么选择这个德国南部的联邦州,她却没有说明。“在我做决定之前,我想先在德国好好游览一番,看看我最喜欢哪儿。”

     小崔证实了在德国好好游览一番是可能的。去年她独自一个人背着背包,带着一本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在德国玩儿一个月,游览了27座城市。为了省钱,她通过Couchsurfing网站住在了德国人家里。这很有趣,她也因此与许多德国人建立了联系。参加旅游团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我曾经跟一个旅游团一同出游,感觉糟透了。导游就只会带着我们逛旅游纪念品商店。”

     在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帮助下拿到签证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难。每年每个学校都有五名大三的学生可以去德国学习。广州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Beate Rogler介绍说,近些年中国年轻人对于德国兴趣越来越浓厚。3年前她刚来广州工作的时候,这里每个学年只有21名学生;而现在已经有30名了。当然这也与德国高校所做的广告密不可分。Rogler 说:“德国的工科与经济学享有很高的声望。”

     “但是就业前景相比于其他就不那么美好了。”小陈一语道出了这些学生的心声。广州这座城市没有多少德国企业,她们想在这些企业找到工作很难。所以很多学德语的学生都去了上海和北京,那里机会更多。“或者他们选择为德国来的旅游团做导游。”但是小陈的目标很明确:“我将来要在市场营销领域有所作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