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管司:
二○○七年二月十五日
| 2007年1月 23日星期二 | 时代广告-第1版各版要闻 |
“证明”撤消为何还能通行无阻
—— 上海协和医院违规发布广告事件透视
| 上海协和医院屡屡违反规定发布医疗广告,因而常常被执法机关和媒体曝光。1月中旬,上海协和医院又上了国家工商总局和卫生部的“黑名单”,上海协和医院的违规行为已经引起社会公愤。 《医疗广告证明》被撤已一年 上海协和医院是一家民营医院,全称叫上海协和医院有限公司。作为企业,其赢利自然来自患者的就医费用。因此,该院一直注重招徕患者,发布广告就成了医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上海协和医院曾经按规定申领过《医疗广告证明》。按照上海市的相关规定,必须持有这一证明,才能在相关媒体上刊发广告。 或许是嫌手里的《医疗广告证明》对自己发布广告的内容是一种束缚,因此上海协和医院在发布广告时就“跑了调”,不仅有内容虚假成分,而且其广告内容还违反了相关规定。上海协和医院在报纸上发布内容虚假、违禁的医疗广告,先后两次被卫生部门监测到,并被移送工商机关处理。结果,2006年前后,该院至少两次被当地工商机关依法查处,被罚款7000元。记者从上海市工商局广告处了解到,2006年3月9日,上海市卫生局公开曝光15家违法违规发布医疗广告的医疗机构,同时撤销这些医疗机构的《医疗广告证明》,并且一年内不再受理它们的《医疗广告证明》申请。在这张“黑名单”中,上海协和医院榜上有名。 发布违法广告变本加厉 没有《医疗广告证明》,就不能再做医疗广告。然而,“闲”不下来的上海协和医院索性放开手脚,撇开“证明”的束缚,继续在媒体刊发广告,但很快东窗事发。 2006年4月17日,上海市工商部门对全市大众媒体在4月16日发布的医疗广告集中进行了监测。在后来工商部门向媒体发布的监测结果材料中是这样表述的:“违法主体主要集中在协和医院、仁爱医院、万豪医院、国宾医疗中心等医疗机构。” 工商部门认定,上海协和医院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以“生命之源”栏目形式发布广告,出现节目主持人形象,并有协和医院的医生接听电话进行咨询,宣传“不孕不育”的治疗,涉嫌以专题节目形式发布广告,且片前片中的广告片宣传治疗不孕不育,系未经批准宣传专业技术内容,违反医疗广告相关管理规定。 上海协和医院不仅在上海的电视媒体违规发布广告,而且还跑到其他省市的卫视做广告。2006年8月3日,有媒体记者发现在福建东南卫视上出现上海协和医院的广告,内容是“医学专家”现身荧屏,做导购式不孕不育电视节目…… 小病大做被披露 2007年1月,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以《手术还是骗人术?》为题播发记者调查,报道说,一名未婚女子在收看了上海协和医院的电视广告后前往该院就医,被医生“小病大做”,花去4万余元药费,上海协和医院涉嫌“医疗欺诈”。 消息见报后,上海市卫生监督所立即派出由执法大队、医疗机构执业监督科、医疗质量监督科、医疗人员执业监督科4个科室共9人组成的执法队,并会同闸北区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赶赴协和医院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医院存在擅自使用“××中心”称号、虚假宣传、医疗标志不规范等问题。 卫生部门披露,近两年来,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已对协和医院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擅自开展母婴保健服务等问题给予了4次行政处罚。 两部门联手重拳打击 上海协和医院一下子陷入舆论的漩涡之中。本月中旬,国家工商总局与卫生部又联合通报了上海协和医院在福建东南卫视违规发布不孕不育医疗广告的问题。据监测,福建东南卫视2007年1月2日发布的上海协和医院治疗不孕不育医疗服务广告,涉嫌存在严重违反《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内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违法广告公告制度》对上述单位发布涉嫌违法医疗广告予以公告,对发布涉嫌违法广告负有责任的当事人将依法严肃查处。 1月18日,记者拨通了该院的电话,试图找到该院副院长张新,了解医院发布广告的情况。但接电话的女同志说“张院长不在,他的办公室也没有电话”。 1月22日,记者电话询问福建省工商局,被告知对东南卫视的处理结果将在本周内作出。 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这家多次被查处的违规违法医院还能横行几时,看看媒体还会为这个无医疗广告证的违法广告当不当吹鼓手。□本报记者喻山澜 |
| http://www.cicn.com.cn/source/button_close.gif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