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胡思乱想 |
昨天晚上我去看了《见龙卸甲》,我听到有人说这部片子不好看,所以看前我犹豫了一下,但是后来又想到,目前没什么能比《江山美人》更让人受刺激了,于是进去看一下。
我一直喜欢三国的故事,因为我小时候觉得诸葛亮很牛B,他是我的偶像。因此当我看到历史故事里写,有个将领仓促跑进诸葛亮的帐篷里弄熄了长明灯的时候,我非常非常恨那个将领,是切齿的仇恨,因为他手刃了我的偶像。当然,长大了慢慢明白,这是天命,如果时辰到了长明灯还亮着,说不定诸葛亮自己会叹口气从病榻上爬起来把长明灯吹了。
因此我对于《见龙卸甲》这部电影并没有太多恶意,虽然它把一个本来很好看的故事编得稍许单薄了一点。
对于刘德华同志扮演的赵子龙,我不反感,主要是我对刘德华不反感,这位老演员,从影这么多年,谈不上演得多出色,但是不会犯大错误,而且已近中年身材还保持非常好,很难得。不过他的服装确实很怪异,痰盂帽子我就不说了,他两次上前领旨都穿睡袍。第一次穿的是个白色睡袍,第二次穿的是个貂毛领子的绸缎大睡袍,恍然一看还以为是《雷雨》里的周朴园来了。
关羽是狄龙演的,狄龙年轻时候眼袋就很大,现在年纪大了,给人感觉满脸都是眼袋……诸葛亮的扮相很出乎我的意料,在我的脑子里,诸葛亮一般都是摇着羽毛扇道骨仙风的模样,这里的诸葛亮,出场时候就很另类,翘着二郎腿捧着一个大海碗正在“吸溜吸溜”的吃东西,听声音吃得是汤泡饭。
故事的主线是赵云赵子龙的一生,他的五虎将生涯始于凤鸣山,止于凤鸣山,意味着生命的轮回。可是这和我看到的历史不一样,我印象里赵云是老死的,正是由于此我才去看这部片子,因为我不喜欢看主角死于非命的电影,死得很壮烈也不行。结果最后,他还是死在战场上了。
我的记性很不好,常常记忆混乱,尤其是历史。因此看过电影后就更加糊涂。我疑惑的问蛋蛋:“关羽死于大意失荆州,张飞死于大败长坂坡,可是我记得赵云是老死的啊 。”我这一席话,彻底把蛋蛋搞糊涂了,他疑惑的反问:“张飞死于长坂坡?”我很肯定地点点头回答:“当然。”然后我们双方都陷入了沉思。后来蛋蛋的记忆恢复了,告诉我长坂坡是赵云7进7出救阿斗的地方,而张飞是在睡梦中被人杀死的。
我其实很奇怪,为什么三国演义里主要写的是刘备,而曹操却是奸贼,这让我小时候很不爱看三国演义,因为都不是大团圆结局,最后得天下的是曹操啊。而且感觉刘备身边的人都很牛B而且又仁义,这样竟然都得不到天下,那我们普通人还混什么。
这个问题我去问了百度,想不到真的有答案:
“三国的故事并非罗贯中原创,而拥刘贬曹的倾向早在宋元朝的时候已经萌发,中国儒家文化的千年积淀已经形成这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是讲究“忠”、“仁”的,崇尚正统的,这种思想特别是在宋元时期民族矛盾激烈的时代表现得尤为特出。 所以三国演义中,肯定刘备“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政治理想,颂扬了他宽人爱民从而深得人心的政治品质,赞美了他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政治风度;而批判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利己主义,揭露了他狡诈、忌刻和专横,这种拥刘贬曹的思想实际上是寄托着作者对历史上汉族政权的依恋、对明君的期盼和对暴君的憎恶。”
于是我又萌生了一个问题,大家是怎么知道曹操说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的?有人能答复我吗?我懒得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