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故宫参观未开放景区漱芳斋全方位展示【黄胜友摄

标签:
奥巴马参观漱芳斋全方位图片展示旅游 |
漱芳斋位于故宫博物院内重华宫东侧,原为乾西五所之头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清乾隆帝即位后,改乾西二所为重华宫,遂将头所改为漱芳斋,并建戏台,作为重华宫宴集演戏之所。目前,漱芳斋建筑及内装修均完好,为故宫博物院贵宾接待处,用于国家领导及外国首脑参观故宫时休息,为游人不得进入的非开放区。美国总统奥巴马参观故宫最后也来到这里,接受故宫赠送的故宫珍藏书画高仿制品。【黄胜友摄】
漱芳斋的匾额。。【黄胜友摄】
漱芳斋门前的介绍,非常清晰明确。当年和珅、刘罗锅在节假日期间,都是这里的常客。【黄胜友摄影】
漱芳斋院内的大戏台,那个年代,所有的戏子都以能到这上面演出为荣耀。。【黄胜友摄影】
大戏台上华丽的藻井。图案都是祥云缭绕,蝙蝠飞翔。中间盘踞着俩条祥龙。。【黄胜友摄影】
漱芳斋大戏台对面的内室,是观看大戏台演出的地方。室内还设有小戏台。。【黄胜友摄影】

http://www.dpm.org.cn/China/phoweb/midimage/10/4705.JPG
小戏台不大,戏台比我高不多少,就知道清代的人,都没有我这样高大的。这个戏台上,只能容留俩个演员演出。对面只有十几个座位。也许皇帝唱堂会的场所,现在的某些高干过生日,或是说明日子,也一样有自己的堂会。。【黄胜友摄影】
漱芳斋大戏台俩边的隔断,像是屏风。其实是一道门,门内就是后宫。这是西侧那道门的装饰。。【黄胜友摄影】
这是东测的那道门。门上的字,我非常喜欢。门的上方,都对方着很多古籍善本。。【黄胜友摄影】
于是,我就在这里留下一张图片,也算是喜欢文字的纪念吧。。【黄胜友摄影】
这是迎面西墙上的文字,瀛洲是古代仙山的爱称。这里肯定是皇帝的仙山。
这道门后,又是一处没有开放的景点,组织我们这次活动的文化部的一位领导事后说,那天一是太晚了,二是我们的人有点多,不然就会打开这道门,带我们进行参观的,他答应以后还要组织我们参观这里,不可以超过十人。【黄胜友摄影】
仰视漱芳斋大戏台。。【黄胜友摄影】
这是漱芳斋大戏台对面的建筑,清代皇帝观看演出时,就是坐在窗前向外观看的,以前是没有玻璃的。观看距离也不是很长,效果因为人少,一定不错的。
注意屋檐上的楠木雕塑,还是清代遗留下来的原件,没有进行过任何修缮。保存的非常完美。敬佩中国古代匠人的才华。。【黄胜友摄影】
从西向东拍摄,大戏台和观看的漱芳斋的距离非常短。便于皇帝们的听觉。。【黄胜友摄影】
漱芳斋的建筑保存的非常完整。戏台上已经多年没有演出了。
清末小朝廷时期,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应邀入宫,在漱芳斋演戏。1922年溥仪结婚时,在此连演了三天戏,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马连良、李万春等名角都被请上了戏台,例如梅兰芳演出的是《游园惊梦》、《霸王别姬》。外面的戏班入宫演戏一般都不带行头道具,只带化妆彩匣,因为这些物品宫里都有,而且比外面的质量、绣工和样式都高出一等。宫里唯一没有的是《霸王别姬》的剧装,由梅兰芳等演员自带。漱芳斋内最后一次演出是在民国二十年夏,当时某学术团体招待外宾,借用戏台,请名旦尚小云等演出了一台《游园惊梦》。。【黄胜友摄影】
我换了最大的广角,仰视拍摄了这张图片。也就几米的观看距离。。【黄胜友摄影】
这是从故宫后花园,进入漱芳斋时的景色。。【黄胜友摄影】
我在大戏台前留下一张图片。不能正面拍摄,正面就看不出是大戏台了。。【黄胜友摄影】
漱芳斋为工字形殿,有前后两座厅堂,中间有穿堂相连。其中前殿与南房、东西配殿围成独立的小院,其间有游廊相连。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檐明间安风门,余皆为槛窗。室内明间与次间以落地花罩分隔,以楠木制作,十分精细,东次室额曰“静憩轩”,为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御题,是弘历少时读书之地。殿前东西配殿各三间,东配殿明间前后皆开门,东出即御花园。院落南房北面接戏台一座,与漱芳斋前殿相对。戏台为亭式建筑,面阔、进深各三间,台面90㎡左右,黄琉璃瓦重檐四角攒尖顶,风格高雅,匾名“升平叶庆”。戏台上有楼,天花板上设天井,可以放井架辘轳等机械设备,供演神仙剧使用,台板下有一口大井。为皇宫内仅次于畅音阁大戏台的一所戏台,也是宫中最大的单层戏台,年节时常有演出。
作为乾隆皇帝休息和举行宴会的地方,乾隆年间,皇帝每岁新正先至西苑阐福寺拈香,而后到漱芳斋开笔书写福字赐予大臣,以示祝福;逢万寿节、圣寿节、中元节、除夕等大节和吉日,又常侍奉皇太后在后殿进膳、看戏,并赐宴于王公大臣,以示庆贺。还有,茶宴是清朝皇帝固定在重华宫、漱芳斋举行的宴会,宴上皇帝和大臣都要围绕一个主题作诗联句,从皇帝开始,一人一句诗,联起来就是一部完整诗篇。道光、咸丰、同治等朝依旧奉皇太后或皇贵太妃等人在此用膳。宣统皇帝逊位后,同治帝瑜妃、瑨妃曾居漱芳斋芝兰室,遇太妃诞辰日,仍于此处传戏,直至溥仪被迫“即日出宫”。
清末小朝廷时期,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应邀入宫,在漱芳斋演戏。1922年溥仪结婚时,在此连演了三天戏,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马连良、李万春等名角都被请上了戏台,例如梅兰芳演出的是《游园惊梦》、《霸王别姬》。外面的戏班入宫演戏一般都不带行头道具,只带化妆彩匣,因为这些物品宫里都有,而且比外面的质量、绣工和样式都高出一等。宫里唯一没有的是《霸王别姬》的剧装,由梅兰芳等演员自带。漱芳斋内最后一次演出是在民国二十年夏,当时某学术团体招待外宾,借用戏台,请名旦尚小云等演出了一台《游园惊梦》。
后殿名“金昭玉粹”,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檐明间接穿堂与前殿相连,余皆为槛窗。另有西耳房一间,西配房三间。殿内西梢间修小戏台一座,面东,为竹木结构,样式小巧,呈方形亭子式,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专为皇帝和太后吃饭时演出15分钟的小戏而设的,方亭上悬挂着乾隆皇帝书写的“风雅存”匾额,前檐左右柱上各悬古琴形木制楹联曰“自喜轩窗无俗韵,聊将山水寄清音”。台后开小门与西耳房相通。殿之东室额曰“高云情”,与小戏台相对,为侍宴观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