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申请世界“非遗” 黄胜友综合整理

标签:
书法申遗好事文化 |
《中国书法申请世界“非遗”》
黄胜友综合整理
欣赏张荣庆先生的书法作品
张荣庆先生的书法精品
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古汉字是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
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少,但是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还存在,只是存在濒危性,“为此极需要将其传承和保护下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基于此考虑。”关键是外国评委能否理解。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被称作纸上的音乐和舞蹈,其刚柔并济的形体和磅礴的气势正是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体现,我们姑且不论要将书法艺术申报为自己的文化遗产,并让书法改名为“书艺”是否滑稽可笑,但至少从这一事件中可以重新审视我们的书法文化。
书法的美是建立在线条章法、形体结构之上的美。然而,中国书坛如今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却暴露出一些令人担忧的通病:用笔漂浮、软绵绵,结构上喜写“丑”字,有些人甚至专门写“败笔”,并乐此不疲。在章法处理上过于大胆,盲目追求技术层面的处理和外形的设计,往往以造型的视觉效果掩盖书法的内在意蕴,这恰恰与传统书法的精髓相背离。书法申遗的关键在于展现书法传承千年的精神传统和文化血脉,而我们的精神传统和文化血脉正在逐渐的被颠覆甚至消失。
书法艺术缺乏生长的土壤,并不是仅仅因为毛笔作为书写工具被钢笔、圆珠笔所代替,在中国古代,书法是知识分子的必备品,是一种文化修养,字写不好会让人笑话,因为字如其人。如今,书法已经成为独立的艺术,更重要的是现在许多研习书法的人关注的不是书法本身的内涵,而是关心一平方尺可以卖多少钱,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书法艺术也被娱乐化、明星化,现在时常听到这样的报道,××明星的一幅书法卖到了几万甚至是几十万,而真正的书法家的作品却无人问津,这同样也打击了许多优秀书法家的创作积极性。
新疆兵团13师副师长、青年书法家景小勇与张荣庆老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