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中寻找当下的意义——读《希波克拉底文集》

标签:
希波克拉底医学医生医德文化 |
分类: 南腔北调专栏 |
载2008年12月5日《文汇读书周报》
南腔北调(75)
在经典中寻找当下的意义——读《希波克拉底文集》
□ 江晓原 ■ 刘 兵
□
医学和天文学、物理学之类的学问不一样,那些学问是和“物质世界”打交道的,所以理论上可以“没有人”——当然深究起来这样的理论也有问题,而且实际上也是做不到的;但是医学是人和人打交道的学问,它不可能没有“人文”。如今,我们看到医生竟被许多公众认为是职业道德最差的群体,这恐怕与相应的“人文”的缺失——或者是恶化——大有关系吧?在这种情况下,重温《希波克拉底文集》的意义又何在呢?
■
□ 这第一层重要意义,在被冠诸篇首的《誓词》中就明白显现出来:“凡入病家,均一心为患者,切忌存心误治或害人,无论患者是自由人还是奴隶,尤均不可虐待其身心。”这本来是我们古代中医所言医为“仁术”是完全相通的。哪像现在某些医德败坏的医生,磨快了用现代医疗检查设备和药品装备起来的“刀”,坐等病人上门来就狠狠“斩”之,处心积虑“过度治疗”以便从患者那里赚更多的钱。不过医德问题不是我们要讨论的主题,这里就不多谈了。仅靠背诵希波克拉底的《誓词》也提高不了医德。
第二层意义,则可以更为宽泛——即阅读经典的意义。许多满脑子急功近利思想的人,排斥阅读经典的理由是,现代教科书比经典更完备更容易理解。《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医学知识,当然不如现代的医学教科书中来得完备准确(尽管也有许多至今仍然正确的内容),但阅读它,却能够有助于如杨振宁所说的“思考最基本的问题”。阅读经典本来就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
■ 对于众多当下从事医学实践的医生来说,能够想起阅读像《希波克拉底文集》这样的书的,实在是极少数。虽然此书的再版说明中说到“希波克拉底的传世巨著是所有医学界人士都应该思考的必备之书,他的医学思想给每个现代人以弥久恒新的生命感悟和健康启迪”,但这实在是非常之高的要求了。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从业医生显然会更加关注那些更前沿、更技术性的进展(这还是就那些有上进心而非混饭骗钱的医生而言),而不是这种经典。
但是,尽管现实如此(那也有其原因,而且对医学人文的研究者来说其责任正是要改变这些原因),毕竟有一个理想化的、更高的目标还是有意义的。而这,就回到了通过经典来理解和认识医学之本质,思考其“最基本的问题”上来了。简单地说,也就是超出了技术性的局限而对医学有一种人文的深度思考。
□ 在以前,一个优秀的医生,必是博学儒雅之人,这在中国和西方都是如此。他们除了跟上乃至参与那些前沿技术的进展之外,无不博览群书。对这样的医生来说,读读《希波克拉底文集》乃是当然的事。或许已经没有人指望从《希波克拉底文集》中读到今天医学教科书中找不到的有用知识了(说不定也有),但是书中确实有许多论述,涉及医学的思考和医生的修养,我认为至今仍有价值。
例如,考虑到我们对人体和生命的了解是如此的不足——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让医学已经变得如此傲慢的今天,这种了解仍然远远不足,希波克拉底总是那样的谦卑,他认为“尽管医生掌握了许多东西,许多病还是本能地自愈,……众神是真正的医生——尽管人们不这样认为”。
又如,希波克拉底极力主张医生的博学,他要求“把学问引进医学,或把医学引进学问。因为医生是学问的情人,也是神仙的情人。在学问和医学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他所谓的“学问”,具有“反对贪婪”、“反对劫掠”、“反对无耻”等等的品格。
再如,在谈到医生的责任时,希波克拉底一则曰“病人做错什么事也无需忏悔,责任总归咎于医生”,再则曰“一旦发生意外,责任在于医生”。即使将这些话解读成是希波克拉底的老于世故之言,也仍然表明在他心目中,医生不能推卸责任。看看在医患关系日益恶化的今天,媒体上不时披露医院的“上级机关”来对事故进行“鉴定”——其结果经常被病家指控为替医院开脱——真让人有“人心不古”之叹。
■ 仅仅从上述这些非常非常有限的引证,人们也不难看出,在古代,在医学的童年时期,医学是非常人性化的,是非常人文的。而经过了几千年的演进,现代化的医学(主要是指西方医学)在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性、技术性进展的同时,却越来越丧失了其原初许多的人性化的特点。只由此,便足以提供为什么在理想的情况下今天的医生仍然十分有必要阅读像《希波克拉底文集》这样的著作的理由。当然,我这里加上了理想的情况下这一限定,因为,就现实而言,由于现代化发展的种种理由,绝大多数医生毕竟是不大可能有时间、精力和兴趣去阅读这样的经典了。但我们并不就能够因此而认为这样的现况就是合理的。
《希波克拉底文集》,(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著,赵洪钧等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定价:4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