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征文】我的拒收礼“妙招”
(2022-04-29 07:02:57)
2022.5.29 星期五 天气 多云 温度
6~17
【五一征文】我的拒收礼“妙招”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送礼开始兴起,继而逐渐的形成了送
礼风。不过那个年代,物资商品 极 其 紧
缺,所以送的礼品也就是紧俏商品之类,如烟、酒,糖、点心或罐头之类的,或是粮票、油票、肉票、煤票、布票什么的,或是花生、大豆,或是生活用品如脸盆、盆架、茶具......
当年,我先后在地革 委政治工作办公室、地区人事局做干部调配工作。那个年代,干部中的“牛郎
织女”特别多,为照顾两地分居的爱人关系和学生分配工作,找我的人特多,给我“送
礼”的人自然也就少不了,给我这个一向工作特别认真,一丝不苟,被有人外号称为“周 政 策”的人,增加了格外的麻烦和困难。为躲
避有人到宿舍送礼,我总是从食堂吃过晚饭,把暖瓶的水送回宿舍,立刻离开,到办公室去处理业务工作。当然,也是因白天工作实在忙,处理不完。有时,稍微在宿舍时间长了点,就被人堵在了家里,甭想再出去门。起初,我对送礼的人采取了一律不欢迎的态度,不是当即拒之门外,就是硬将其推出宿舍门,为此,伤了不少“好
心”人。我记得,有一次,一位邮政局的女同志,带着一大包花糖和点心找我办事,刚一进门,未让人家坐下,就把人家推出宿舍门,结果,把糖,点心撒了一走廊,弄得很尴尬。另一次,有爷俩带着酒,饼干,找到我的宿舍,他们采取了放下东西就走,我一看,拿起饼干就往外撵,一直赶的马路边喊叫住,把饼干放在了马路边,等回到楼梯时,发现他女儿把两瓶酒放在了楼梯上。还有一次,有人把我堵在了宿舍里,我开门一看,一位年轻夫妇带着一个焊接的放大、小锅的锅架,我紧接着推上门,把人家挡在了门外……。
有一次,我远房的亲戚找我有事,带来了一、二十斤大豆。临走时我让他带走,说啥他也不肯就走了。过了一个多月,他又来打听事办的情况。我说:“你说的那个事,我根本没有回报,等你把大豆拿走后再说吧!”。他也看到大豆仍放在那里原封没动。无奈只好乖乖拿走了。我一看这一招还真灵,对我的启发很大。从此,便成了我拒绝送礼的“妙招”了,对付送礼的再也不愁了。再也不推、不嚷,只是对送礼人当面说清楚:礼品可以放下,但你的事我从此不问了,直到拿走为止。这样做,即文明,又不得罪人。事情传开,给我送礼的人逐渐的也就少得多了。
后来,我的家属子女户口农 转
非搬家来住了。我怕我不在家时收下了礼品,我给家人交代说:只要没有见我的话,不管谁来送东西,都不能收,如收了,谁收下的,谁送回去,从此,成了一条不成文的家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