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从潍坊回来,下火车已经晚上11点多。出租车站就在地下,我还使劲往前赶呢,怕人多打不上车,结果等候车辆大大超过要打车的旅客。
按顺序来到一辆车前,发现司机睡着了,拍门,他还没有醒,我也不敢坐他的车了,迷迷糊糊的,再出车祸。我上了后面的车,但是前面的车挡路,这边司机只得下去叫醒他,眼看着其他乘客也躲开了那辆车。
“出租车司机太不容易了,但是你也不能这么苦自己呀,出事了可怎么办,我先拉客人也是不得已”,这车司机为同行感慨,也为自己的“抢先”不忍。
跟他聊一路,快到小区北门时,眼看红灯路口他要右转,我赶紧说“向前直行”,“哎呀,我已经转过来了,要不我不打表,到前面掉头再返回来?”,“算了,我到东门下吧”,“真不好意思,这么晚了,还让你绕路”,“没关系,我刚才指路不太清楚,光顾说话了”。
我觉得这位的哥挺规矩,也会说话,一定是被苛刻乘客磨练过的。
打车时,常跟的哥交谈,总体感觉不错,开朗、健谈,能为乘客着想,月收入两三千块钱,在北京可是偏低了,但是他们很乐观“供一个孩子上大学没问题”。从他们身上,不仅能感悟生活的态度,还能学知识呢,上次就有一个的哥教我治咳嗽的方法:茶水兑蜂蜜,小口喝,润到嗓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