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震后第二天中考一模,486,5分,人大附中排203名。在不自信地唠叨几天后,前天报中考志愿,还哭天抹泪,怕万一考不好择校,让家里多花钱。老公赶紧信誓旦旦保证“那都不是问题”,收效甚微。
要说这小孩挺懂事,但是,自己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有点想不开了。地震之后,我几乎每天都跟她说:现在能去学校上课,进考场的人,不仅是幸运,而且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和数万地震遇难者相比,能活着已经是幸福,何况你现在还有学上,能考试呢!
跟她说了许多这样的场景:被埋在废墟下面的孩子唱歌给自己鼓劲,但是他们的歌声越来越弱,最后没了声息;当知道救援部队来自武警学院时,一个被压的中学生说“我的成绩很好,将来要考武警学院”,这个孩子最终没能生还,他的志愿已经无法实现;在废墟下,有的孩子身边有书,赶紧拿出来读,因为老师说过“你们不比城市的孩子,要多读书,才能写好作文”;在一个学校的废墟上,老师拣到一张白纸,上面象是用什么东西刻下两行字:“XXX,高一(一)班,爸爸妈妈对不起,希望你们一路走好”,这应该是他留给父母的遗言吧……
地震,让多少学生定格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某个年级,他们永远没有可能再升学了。所以,现在每一个在校的学生都应该知道,自己还能够上教室、报志愿、进考场是多么的奢侈。如果说有压力,那也应该是一种大压力:要替那些死去的同龄人读好书,替他们实现未竟的心愿。至于能否考出骄人成绩,上一个顶尖学校,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昨天小朋友回来,又跟她说:
“你们学校教室有空调吗?”
“有”
“你知道灾区帐篷学校里,学生上完课都快中暑了”……
这孩子就是瞎紧张,我相信她根本就不会有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