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已经向纵深发展,心理援助开始走向那些目光呆滞、闭口不言的孩子。
地震,已经让全国人民都受了伤。这些天,我们无数次地感动,悲伤、揪心、压抑,因为难过而失眠。
看了那么多让人流泪的电视画面之后,终于有一个镜头让我们乐了:一个被埋三天的男孩,被救出来以后第一句话是“叔叔,我要喝可乐”,在救援人员答应之后,他又补充一句“要冰冻的”。
他的声音真动听!让我们听到了生命力的顽强与旺盛,即使在伤痛折磨、蓬头垢面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享受生活,即使过一会就可能离去,也要和其他孩子一样,满足口感的需要。在这样的时候,本能都显得那么可爱、可贵!
很奇怪这时候还有人说三道四,居然指责这个可乐男孩“不懂得感谢”,“不值一救”。这是什么逻辑啊?他只有17岁,而且他主动要求救援人员先救旁边的女同学,把生的机会让给别人,他已经很伟大了!
要说感谢,他好好的活着,就是对救援者最大的感谢。救援者们冒着生命危险、千辛万苦,耗费十几甚至五十个小时,救出一个人,不就是希望他能够生存吗?每救出一个生存者,尤其是那样鲜活的生命,都是对救援者最大的奖励。
对这个可乐男孩的指责,有人说“应该宽容他”。宽容,应该是对错事吧,可乐男孩错在哪里呢?在这样一个满目创伤、空气中都是眼泪的时候,他让我们有了难得的一笑,让我们心灵感到一丝慰藉,真应该感谢他才对。
昨天电视里说,可乐男孩要截肢,他再也不能举起可乐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