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之后,报上讨论《谁泄露了我的信息》,随意侵扰的垃圾短信已经成为公害。
你这边在讨论防范、立法,它那边又出了新花样,原来那些房子、机票、培训之类有明显推销痕迹,你可能连看都不看就删除了,但是这几天,我收到的垃圾短信还会“吸引”你往下看“家里有事,……”,乍看还以为是家人发的,看完才知道是家政公司的推销。垃圾短信的制造者也有对策,用亲朋好友的口吻开头,诱导你去阅读短信。
真够狡猾!弄得我收到亲戚的短信,也差点当垃圾,人家上来就说“你原来写的书……”,前几句让我以为是推销书的,刚想删除,一看后面的署名,才知道是老家的一个哥哥跟我要书。
现在每天都要删除若干条垃圾短信,我手机的短信容量就100条,不删它们,你需要保留的就没有地方,挺烦人。到底是谁泄露了我们的手机号?在银行、基金公司以及许多消费场合,只要办卡,就留下手机号,真是防不胜防!
个人怎么应对?第一,决不跟这类短信有任何联系,哪怕那个推销信息是你想了解的,也不要通过这个渠道去联系,免得他们得寸进尺;第二,尽可能不留手机号码,只留座机号码,反正都是来电显示,我们接听电话可以选择,他们还能群拨电话?那垃圾短信还能发到座机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