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与社会 |
曾经看到一个台湾留学生的文章,说他在北京,从来不敢低头走路,因为路上总是有痰迹。他说的一点也不夸张,在北京,许多公共场所:车站、街道、商场,你去看吧,人在痰迹在。有些环境比较脏乱差的地方,痰迹遍布,似乎还难以避免,人是环境的产物,在不干净的地方,他就不会约束自己,但是,在很多干净整洁的环境里,照样如此。
在我们这个北京有点名气的金牌居住小区,夏天,开着窗户,时常能听到有人在小区路上咳痰吐痰的声音。早上,有些晨练的人,踢腿、伸胳膊的,本来还值得赞赏,但是,一转眼,一口痰涂在干净的地面上,真是大煞风景!走在小区的路上,一对老人携手散步,本来挺温馨的画面,突然,其中一老者一口痰吐向草地,立刻毁掉了他们在我眼中的形象!那草地上有牌子“小草也有生命,不要践踏”,但是,你就可以用唾沫去污染小草吗?我家附近五星级酒店的游泳池,服务真是很到位,每条泳道尽头,都摆放了垃圾桶,照样有人不管不顾,我亲眼看见一女士游到池边,向池外吐痰。我邻居说,她还亲眼看见有人向泳池里吐痰,这些健身的人,简直不知道自己的形象上有多么丑陋!
是什么人在随地吐痰?有男人、女人、老人,中青年,有学者、企业家,也有所谓的白领以及打工者。无论你是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在吐痰这个行为上,只能说是同样地低素质!这些人在家里肯定不会这样,为什么到了公共场所就这样不讲公德?很奇怪他们的家人熟视无睹,如果这是我的家人,我一定会告诫他们口下留情。
今年,针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和宠物随地便溺等突出不文明行为,北京市将配置保洁桶(箱),在上面放置纳痰袋,同时将增强即时处罚、现场曝光力度,随地吐痰最高将罚款50元。但是,因为执法队伍人力有限,随地吐痰的人又太多,所以收效甚微。
奥运越来越近了,我觉得,应当加大宣传的力度,公民人人自律,相互监督。罚款的额度也要增加,为什么不能学习新加坡,人家那里吐一口痰最高可罚到折合人民币1万元,这样的罚款,有一次就够当事人记一辈子了。此外,曝光的力度也应该加大,不仅是现场,也可以在报上刊出被处罚者的姓名和单位,你连中国的名誉、北京的名誉都可以丢弃,自己还怕丢脸吗?
前一篇:适合工薪族的理财方法:基金定投
后一篇:超女博弈:蓝队如果这样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