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房跑步机上的半小时,看了个电视节目《闯荡法兰西》:一对中国夫妇在国内生意赔了本,到巴黎去挽回损失,为儿子的生活,也为给自己挣点养老钱。但是他们并没有合法的身份,找不到工作,当过酒楼老板的老张开始通过网上卖饺子、炒菜,100个饺子可以挣3欧元,钱挣得很辛苦,住的条件很差,用妻子的话说,象是在难民营。后来听人说,希腊大赦,就托人去那里办一个身份,4000欧元一个,那是老张一年中一个个捏饺子的血汗钱,但是没有办下来,看老张拉着二胡,那一脸的无奈,突然想起了阿炳……
没有着落的人是那样艰辛,有着落的呢?朋友的老公在联合国工作,一家人都在国外生活。回国聚会时,谈到感受,说在那里的生活,虽然安逸、闲适,但只是适合老人。对老人,顶多也只能待一个月。如果不是为了家庭的团聚,她肯定是不愿意再回去的。
那天,邻居跟我说,现在有很多家长千方百计送孩子到国外读书,但是送出去的,也有很多苦水,她在加拿大的朋友居然说“生不如死”,告诫她千万不要急着送孩子出国。
当然,也有在国外过得舒服的,首先是上学读书的孩子,不那么辛苦,尤其是学习差的,可以不参加这边的高考。其次是那些高学历、专业又是所在国家特别需要的,夫妻双方在国外都有稳定职业、收入高,能融入那个社会,在那里安家立业的。一方在国外闲呆着的人,也有能过的,我大学同学的老婆在国外陪读,挺自在,但是那人很怪,基本上是靠书活着,没有朋友和交往。如果生活就是看书,倒是在哪里都一样的。
别说在国外生活,那年到美国开会、旅游,一共17天,我都是数着日子过的。在纽约逛街,怎么看人家的街道都觉得黑乎乎的,地上也有垃圾。拉斯维加斯够富丽堂皇吧,我也有看不上的,白天的太阳怎么会那么毒!住在赌场的豪华酒店,我的同事居然说:“哪里也没有北京好”,比我还老土吧!我在老虎机上赢了40美元,据说那是因为对美国不感冒的结果。
不是爱国,也不是民族自尊,就是恋家,依恋养育自己的土地和文化,依恋那千丝万缕的人情联系,还有所有生活的、语言的习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