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查娜到三江组合,民族歌手全军覆没

(2006-06-20 17:35:36)
分类: 文化与社会
从查娜到三江组合,民族歌手全军覆没
 
老公从书房出来,诧异电视中“孙国庆这是怎么了”?孙国庆正把眼镜摘下,黯然神伤。我当时也是视线模糊了。这是成都赛区20进10比赛:三江组合离开。令几个评委同时泪流满面,甚至主持人李湘说话都哽咽的,这还是头一回。大家的眼泪与以往不同,不仅是舍不得,更是被她们的精神,还有贫困而纯朴的傈僳族父老乡亲所感动。
 
不知几位评委的眼泪中有没有心的懊悔,正是他们决定了选手的离开。但是他们也许没有办法,虽然那三姐妹在海选时就被称赞为天然的和声,虽然在这场比赛中,她们也演唱了刚刚学会的通俗歌曲《好人好梦》--味很纯,音极准。但是她们那种原生态的民歌唱法,离超级女声的终极目标相差太远了。超女要的是时尚、流行、个性,要有煽动性、感染力,要能够吸引大众眼球,产生大批的粉丝,最终能够带来商业价值。而民族歌手们不仅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拉票,也因为自身的唱法限制了它与大众的接近。
 
为什么民族歌手难以大众化?一般来说,欣赏美声需要音乐素养,而欣赏民歌需要文化和生活的土壤。这些歌手本身就是少数民族,从她们的服装、歌曲内容到生活方式,都是绝大多数超女观众不熟悉的,她们在劳动中、在山野、牧场上的自然而然地放声高歌,也是城市人们体会不到的,所以难以引起共鸣。从演唱方式来看,她们的发声方式和节奏都很独特,一般人不易掌握,不象通俗歌曲那样说话般的容易上口,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想唱就唱。由于生活和演唱方法的远距离,决定了民族歌手是小众、有特定人群的。
 
因此,尽管几个赛区都有一些很棒的民族歌手,但是她们注定都不会走得太远:长沙,查娜止步于七强;成都,三江组合止步于10强。杭州,还有一个有点民族风格的张炎,但她基本上是一个“民通”--借鉴民族唱法唱通俗歌曲。
 
因为民族歌手的全军覆没,周日沈阳赛区的海选,一位蒙族歌手唱了“摹仿得很难听”(巫启贤语)的流行歌曲,而评委要求她唱蒙族长调时,却显得游刃有余,判若两人。我想,她也是迫于无奈吧。
 
看来,超级女声并非是“想唱就唱”的,只有唱通俗歌曲才可能走到最后。要不,以后也学学青歌大赛,单设一个奖项,或者就在少数民族地区专设一个原生态赛区,让那些坚持自己民族风格的女孩也能唱得响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