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一次联谊活动,活动内容之一:听刚刚从南极考察归来的X女士讲她的经历。
X小巧玲珑,挺漂亮、活泼的女人,外表不象别人对她的称谓:“南极女战士”。但是听了她的报告,不能不叹服她战士般的勇敢和坚韧。
她是搞基础医学研究的人,研究的课题与南极科考有些关系,经过一番软磨硬泡,终于被接受参加这次的南极科考。去年底,她带着十几个箱子(因为所有工作需要用到的物品小到一个量杯,到了南极都是没有地方去买的),踏上中国南极考察船“雪龙号”,开始了两个月的征程。
有一个月是在船上度过的。为什么不先乘飞机?据说不光是钱的问题,因为每一个科考人员都带有大量的仪器设备,她十几个箱子都是最少的,似乎有些“人在阵地在”的意味,所以只有人和设备同船而行。刚一开始的晕船,使她后悔自己的选择,但是慢慢就适应了,与南极考察的团队融为一体。船上开设了南极大学,每个人都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别人宣讲自己的专业,所以,X要在自己晕船的情况下,还要向大家讲解晕船的防范和应对的知识。到了大家极度晕船的时候,她居然不晕了。
终于到了南极,当他们从船上走下来时,竟然晕地了:习惯了船上的晃晃悠悠,到了平地上,他们反而不会走路了!
在南极科考队里,每个人都是繁忙的,因为她的课题相对没有那么紧张,所以经常被派去帮厨,做的最多的是削土豆,在那里把一辈子的土豆都削完了,吃的最多的是洋葱炒鸡蛋。水果太少,每三天才发一个苹果,一些男队员会把苹果送给她。那里的企鹅多,但是据说非常臭;她也经历过危险,走过冰裂的地带,幸好被随身带的物品勾住,才没有掉下深渊;那里的紫外线非常强,因为“怕老公休了自己”,所以她要抹三层防晒霜,而且还要带上面罩,只有在照相的时候才取下,这时她不仅是战士,还是个女人。
最让我惊叹的是:她说这两个月过得太快了。象我这样的,出国开会17天,都会数着日子过的。她说的最多是南极的大家庭、队员间的关爱和温暖,还有就是资源共享,能不共享吗:在那里给老公打电话都是大家都能听到的。
听着她的讲述,觉得这样的人生经历很辉煌,她一定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体味无聊的。
有熟悉她的人说:这人就是爱表现自己。我心想,把宝贵的经历与人分享总不是坏事吧。再说,有能耐你也上南极“表现”一把?
(照片1,雪龙号从上海出发;照片2,拍企鹅;照片3,春节在南极吃饺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