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你为何被人淡忘?
第十个记者节,许多媒体同行竟忘了今天是我们共同的节日,记起是在相互提醒下。这一天显然缺乏节日的气氛与热度,记者节越来越淡了,甚至被社会乃至记者遗忘……
在曾经一个时期,人们对“无冕之王”的期望值是超乎寻常的。许多正常领域不正常的作为,人们都希望媒体介入“立竿见影”。而今,炙手可热的传媒时代虽然仍在持续,但是人们对媒体的作用已经有了更冷静的认识。
2009,中国媒体改革动作频频,媒体的企业化既是事业单位减轻负荷的不得已,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记者的处境与地位并没有由此上升,而是生存与采访环境越发严峻,你如果不是栽花而是来挑刺,那么被采访者可是连真记者与假记者都敢打……
当记者连饭碗与安全感一并受到威胁时,他们或许被迫转入“经营之门”,退求“宣传之道”。
当一个社会没有“白衣天使”,也没有“人类灵魂工程师”时,“无冕之王”或许与医生、老师共同拥有的是一个统称:生意人。
尽数的“生意人”令这个社会留下的,是无限且唯一的经济想象力。
当我们的社会只剩下经济想象力的时候,肯定还缺点什么,我们的社会方向感和文化想象力呢?它在哪里?
我们依然还处在这样的社会。作为记者,你依然会遇到乞丐,还可能遇到维权者,你会帮助他们吗?遇到的不仅是人群,还有许多不公平的事。向谁倾诉?还管不管用?
工作在新闻界的大批年轻人,他们是为房子打拼,还是为新闻理想而奋斗?什么媒体还可以让诉者看到一丝光亮,读者得到一点补养?
也许当今时代,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无冕之王”,但是被迫的“生意人”群显然不能使之茁壮成长。
下一个记者节,你会不会将之彻底遗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