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感动文化”
基本上是“弱者文化”
目前中国的“感动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弱者文化。“感动文化”的主角,大多是不幸的弱者。虽然他们是自强不息的,但是感动人的手段几乎全是自我牺牲,这种“崇拜牺牲”的精神,即使是感动了一批人前行,也往往是“辛酸感”大于“力量感”的。
文明古国需要爱心、呼唤爱心,本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但是现代爱心的基础已不可能逡巡在现代人文关怀之外,任何漠视他人生活状态或凌驾他人生命权的“爱心”不仅是不可取的,而且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它所散发的“壮烈”已不再道德!
如果“感动文化”总是让那些生活苦难的弱者充当主角,总是鼓励这些本来就很苦的弱者“做出牺牲”,那么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理由怀疑:这种“感动文化”的“现代味道”!
——感动往往可以靠泪水,而撼动却只能凭实力。
对于一个力图崛起的民族,面对世界,似乎更需要的是撼动世界的软硬实力及强者文化,而不是让世界顿生同情甚至怜悯的泪水。因为关键时刻,眼泪实在是救不了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