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教育难度为何越来越大?
某地靠十位企业家捐资盖了一所小学,学校为感谢各位企业家,分别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了十所班级。号召小学生们以他们为榜样,努力成才,不忘为家乡做贡献。不料一年后,十位企业家中的三位因涉嫌行贿、嫖娼及贪污被判了刑,原来这几位挣的大多是黑钱!
可想而知,当小学生们得知盖学校的钱里有一部分是不干净的,会对他们的原本晶莹剔透的心灵造成何种影响?
最要紧的是,此时他们对这三位人物的判定:“好人”还是“坏人”?
这类所谓丑闻隔三岔五地传来,对孩子们价值及思想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种种迹象和调查表明:现在的孩子(学生)主流意识越来越淡,思想越来越散,道德教育难度越来越大,他们的的确确出现了信仰空白,是非不分的危机。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风气盛行。
——这似乎怪不得孩子们。别看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被输导过德育,然而,最终得以成型时,当然是稍晓世事且结合了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现状后。
而此时,如果成人群的思想也出了问题,是非难分,则实在不该为难孩子“独醒”。
的的确确,“是非”问题已成为当代家长最烦心的事。
家长们对目前中国市场经济所带来的道德方面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普遍感到担忧。而道德沦丧,麻木冷漠,是非不分的确成为目前中国社会现实问题。
但是,这一切决不是“市场经济”的错,而错就错在我们并未建立与市场经济同步的新的道德体系及公正的自由环境。而如何将新道德观告诉孩子,使之成为文明社会中的现代人也是当前迫切的家教思想课题。
今天,我们可以见到市场经济中的种种丑恶现象,有人把它归结为由于人们自利而引起的。这是天大的冤枉。
市场经济中的丑恶并不是因为人们追求自利,而是因为一部分人因自私而妨碍了别人追求自利,是侵犯了他人的平等权利所造成的。特权垄断、盗版假冒、杀人越货都是侵犯他人权利造成的。
今后我们的社会良好风气的建立,绝不在于叫大家放弃自利,而在于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都受到保护,人在社会的选择自由得到尊重,特权在社会中被抑制。说到底,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能否被尊重的问题。
尊重他人和自己拥有同样的权利,这是现代道德的最低准则。
一言以蔽之,曰:利已绝不损人。
中国某著名学者曾撰文指出:自私是人类本性,自利是市场经济最主要推动力。追求自身利益的界限是不侵犯他人的自身利益。而罪恶私心的产生,则是以“剥夺”为目的。剥夺的手段是特权和欺诈。
在“利己绝不损人”的最低原则下,市场经济的新道德更要求互助和洁身自好。从而形成人人可以提供良好道德服务,人人又受益于良好道德服务的文明社会。
社会公正价值、良好道德的操守,依靠社会的有识之士做中流砥柱,包括那些赋有强烈社会、家庭责任感的家长们。即使在社会普遍缺乏道德服务时仍为孩子,为了未来坚守不弃,中国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做为家长或老师,不应回避开头这类7:3的故事。要坦然地告诉孩子,世界原本有黑就有白,不要因为黑的出现就怀疑光明的做人道理,正义始终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
赋有责任心的家长们在价值观上千万不可动摇,要坚定地告诉孩子:无论你将来是做官还是经商,无论是做演员还是当学者,甚至踢足球,学拳击,都不要像马拉多纳、泰森那样,而要先把人做好。一个丧失操守的人无论其“本领”如何巨大,也终会留下骂名。
还要对孩子说,唯有坚守自己的道义与良知,才可以在任何风浪下不随波逐流而从搏击,成为无愧于心无愧于时代的强者。才不至于一听到警笛响过,便彻夜难眠,甚至食不甘味,睡不安枕,纵有万贯家私缠身,却连人生最其码的安定感也消失殆尽。
另外,唯有在价值观侵蚀中坚守人生公正信念的父母,才称得上孩子人生的楷模。是的,没有太多的金钱,你要坚持住清正;没有太多的名利,你要坚持住自尊;没有太宽的房子,你要坚持住比海洋天空还宽广的胸怀。
你坚持的,很多时候比你想拥有的东西更让永远铭记于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