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什么相信我说的——读基普·索恩《黑洞与时间弯曲:爱因斯坦的幽灵》

标签:
黑洞基普·索恩时间旅行书评引力波 |
分类: 评与被评 |
田松按
作者基普·索恩(Kip Thorne)刚刚得了诺贝尔奖,我把此文重新发一遍。我当初关注此人,因为他是惠勒(John Wheeler, 1911-2008)的学生。当下活跃在引力波领域的很多人,都是惠勒的学生。
惠勒是哥本哈根学派最后一位大师,是他把“黑洞”命名为黑洞。他有很多惊世骇俗的观点。比如他说,要想了解某一个领域,就写一本关于这个领域的书;要写一本关于这个领域的书,就开一门关于这个领域的课。作为量子力学的重要人物,他想了解广义相对论,就在普林斯顿开了一门广义相对的课,带领一些青年学生一起研读广义相对论,这其中就有基普·索恩。几年之后,出了一本书,叫做《引力》(1973年),基普·索恩也在作者之列。这本书很快成为美国广义相对论领域的重要教材,直至今日。惠勒本人没有得过诺贝尔奖,不过,他的学生理查·费曼(Richard Feymann, 1918-1988)早在1965年就获得了诺奖。基普·索恩是第二位。
惠勒是一位优秀的物理学教育家,除了费曼和基普之外,还有很多优等生。比如艾尔佛雷特Everett,是科幻小说里常用的多世界理论的提出者。再比如贝肯斯坦,曾与霍金打赌,他认为黑洞的熵正比于黑洞的视界面积,最后战胜霍金,赢了一美元。当时只有惠勒支持这位学生,说:你这想法足够疯狂,所以很可能是对的!
基普·索恩于1962年从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去了普林斯顿,跟随惠勒。只用了三年,1965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1967年,基普·索恩回到加州理工任职,三年后,1970年,在他三十岁的时候,升为教授。是加州理工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加州理工,是理查·费曼所在的学校,也是谢耳朵所在的学校。
基普·索恩很早就有了公众知名度。当年卡尔·萨根(Carl Sagan, 1934-1996)写他唯一的科幻小说《接触》(1985),想要时间旅行,专门给基普·索恩打电话,基普就告诉他,此刻物理学能够允许的时间旅行,唯有通过虫洞。不过,虫洞压力巨大,连飞船都会被挤碎成一个一个粒子,不过卡尔·萨根不管那许多,就用了虫洞。于是在电影《接触》(1997)中,朱迪·福斯特就坐在大椅子上,向基地报告:我穿过了一个又一个虫洞!
再后来,前几年风靡一时的《星际》(2014,中文翻译成《星际穿越》,“穿越”为原名所无,我以为属于添足之举),科学顾问赫然就是基普·索恩。所以《星际》之中,也是穿越虫洞。
刚找到他的照片,原来他是1940年出生的,我还以为他年轻着呢!
http://s7/mw690/001kadTDzy7eKKY0GvYe6&690
前一张照片是他在1972年的样子,后一张是十年前,2007年他的样子。——这两张照片来自维基百科。
此外,根据林磊先生的建议,对本文的下面一句作了修改:
如果有谁不信,一定是个与情人闹情绪的女人,只有这时的女人才会凭着一股浩然之气否定一切理性。
如果有谁不信,一定是个与情人闹情绪的女人/男人,只有这时的女人/男人才会凭着一股浩然之气否定一切理性。
2017年10月4日中秋之日
我凭什么相信我说的?
——读《黑洞与时间弯曲:爱因斯坦的幽灵》
田松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根本就不需要测量,就可以告诉你,三角之和为180度——一个大劈叉。这件事对于学过几天平面几何的人来说差不多是不言自明的。我在上初中时曾对此事半信半疑,拿三角器认真地量过几个任意的三角形,结果是都不等于180度,当然都近似地等于。但是我只能认为是我劈叉的本领还不够。因为在测量之前我已经相信了——我只不过是想验证一下。欧氏几何简洁严谨的证明让任何一个有逻辑头脑的人不能不信。如果有谁不信,一定是个与情人闹情绪的女人/男人,只有这时的女人/男人才会凭着一股浩然之气否定一切理性。
但是这事想起来也很奇怪,有无穷多种三角形,大部分从来没有被人画出来过,怎么就敢于凭着公理和推理就认定人家三只角的加起来的尺寸?
1846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人根据牛顿的引力定律预言了一棵行星,而天文学家竟然根据预言的方位发现了这颗星,轨道、大小都与预言一致。这颗星就是海王星。(76)
可是让人震惊的事情还是发生了。1919年5月,英国的爱丁顿爵士派了两支远征队跑到巴西拍摄日食。其实不是想拍太阳,而是想拍被太阳遮住的一颗恒星,想看看当太阳经过时,这颗星星是不是还在那个地方。这个想法本身就很疯狂,爱因斯坦就责问过量子物理学家们:“你们是否怀疑月亮在没有人看到它的时候就不存在了?”星星当然还是那个星星,只是位置有些偏。因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太阳的引力会使光线弯曲,所以星星就会偏一个角度,就像我们看水中的筷子似的。而爱因斯坦不是说说而已,还把偏离的角度给算出了。爱丁顿就是想看看它究竟偏没偏,偏多少?结果大家都已经知道。当年11月爱丁顿公布观察结果时,广义相对论差不多成了全世界报纸的头条。
这件事说起来还是让人奇怪。根据一个简单的原则,得到一个用数学表达的物理规律,就把一个从来没有被人意识的问题给发现出来了。注意,不是去解决一个人们没有解释清楚的已知事件,而是预言一个未知事件。相对论的出发点其实非常简单,就叫做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参照系中的物理规律应该相同。他假定光速不变,就得到了狭义相对论;假定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同,就得到了广义相对论。然后他就告诉你,光和引力正在调情,时间和空间都弯曲了。就好比说,去,画一个三角形吧,三角之和是一个劈叉角。他自己连画都不画就等着你量结果证明他伟大。爱因斯坦本人也觉得这样的事情实在不可理解,于是他说:这个世界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在于它可以理解。
事情当然没有结束。你敢做大劈叉,就有人敢做后空翻。根据广义相对论,人们已经能够对整个宇宙进行描述。想想吧,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也只能观察到宇宙的一部分,竟然能描述宇宙的整体。就好比一个虱子不仅能画出人体表面地图,还能分析人类的繁殖速度,看能够它们可持续发展多少年。这个比喻有些不雅,不过我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如果真有上帝存在,知道人正琢磨宇宙的事,一定吓一大跳,就想人忽然知道虱子怎么盘算吃他一样,如果不惹出点乱子来,实在不对头。有人根据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公式一算,宇宙是不稳定的,要么在膨胀,要么在收缩。就像一个虱子知道人正在长个一样。爱因斯坦觉得这事不大好,就给自己的方程上生生加了一项,以保证宇宙的稳定。爱因斯坦后来说:“这是我一生中最愚蠢的一件事。”宇宙真的不稳定,忧天的杞人大有道理。
有史瓦西设想,既然引力能使光线弯曲,当引力足够大的时候,就能把光线牢牢吸住,根本就发不出去。这个天体就是一个黑洞。(114)
写了这么多,其实才写到开头。这些奇异的事情才是我要介绍的这本书所要介绍的东西。黑洞大概是物理学家所创造出了的最奇异的东西,这本书的作者基普·索恩亲身参加这个东西的创造,非常有资格谈这件事。与艺术家的创造不同,物理学家的创造物很可能真的存在。尽管天文学家也只发现一点儿间接的证据。(37)
真是一个好问题。
(基普·S·索恩著,李泳译,黑洞与时间弯曲:爱因斯坦的幽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推动丛书,2000年4月第一版,共590页,定价30元。文中括号内的数字是本书的页码。)
2000年7月6日
北京
(原发表于《中华读书报》2000年7月12日第23版)
(此文收入《堂吉诃德的长矛》,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