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连载 家长语文书 第020篇

(2010-01-31 23:47:35)
标签:

原创

连载

家长语文书

教育

分类: 家长语文书

    原创连载 家长语文书 第020篇

 

 

    现实呢,文章概念的使用也很混乱。

    其一,中学语文课本,选入的教材都是文学作品。选文学作品没错,因为我们已经说了:文学是文章中的优秀的部分。学习当然要瞄准优秀的东西,但应该告诉学生我们读它们,还是要让学生学会写文章,同时知道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于是,学有余力的、希望自己能成为文学家的,就能够超越一般文章的规范而向更高的目标攀登。但我们却不说这个,只是把文学端出来让学生当文章读,然而又不去讲这些课文为我们提供的文章规范是什么,却大讲特讲这些课文的文学特色与文学成就。能当作家的和抱文学梦的学生永远只是一小部分,多数学生不是对(文学)课文望而生畏,就是对这些(文学)课文不感兴趣。课文该给学生的文章知识没有给,给的是他们本来就不想用后来也用不到的那些文学内容,这样的南辕北辙,语文课怎能学得好呢?

    其二,培养出中学语文教学的大学,前面已经讨论过,传授给学生的文章知识甚少,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文学方面。于是,他们到中学当上语文老师,只会讲文学不会讲文章。而中学的语文课文都是文学(小说、散文、杂文与诗歌),他们便可以大讲文学却不到怎样去讲应讲的文章。反过来,中学、大学的语文都不需要学生写小说、杂文与散文,因为大纲规定学生要能够写好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请问,教材里的那些小说是记叙文的范文吗?那些杂文是议论文的范文吗?那些散文是抒情文的范文吗(高考试卷中诗歌又不许写)?课文的设置脱离了写作的需求,学生习作没有可描的“红模子”、“仿影”,没有可临的“碑帖”,基本的间架结构都不知道怎么设置,怎么让学生们即使不成为行、草的高手,也至少应该写出一笔工整端庄的楷体字吧?目前这种现状,使老师无所适从,那么语文课又怎能教得好呢?

    其三,语言的七个层级,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满足两个层次的要求:第一个层次是“对”,或说“正确”,这是“语法”的问题。语法,就是语言的“宪法”,大家都要遵守。按七个层级分,我们又可以划分出关于“字”的“字法”——不写错别字,不读错音;关于“词”与“词组”的“词法”——词形书写正确,词义表达明确,词性使用准确;关于“单句”与“复句”的“句法”——句子结构正确,句意表达明确,句内关系准确。此外,还有一个关于“段落”与“文章”的“章法”,但我得说句实在话:现代汉语的字法、此法、句法可以说基本完备了,而章法呢?可能有一些,但也可以说基本没有。

    要求的第二个层次是“好”,或说“优美”,这是个被叫做“修辞”的问题。修辞,顾名思义就是修饰语辞,孔子说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中的那个“文”就是修饰。修辞问题,在大学“现代汉语”课程中有所涉及,但因七个层级的划分,修辞也只讲到对字、词、句的修饰问题,段落与文章的修辞就没有机会再予讨论,而写作课呢,则好像是把它托付给文学,于是文章的修辞变成了文学的夸饰,概念又一次被偷换。而且,我们的修辞理论也变得很不完整。

    我们对“语文”的“语”与“文”的混乱理解,这就是造成我们当前语文教学不力、低效、低能混乱局面的基本原因。

    我愿意为此再重复、再呼吁:语文中的语,就是语言;语文中的文,就是文章。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正确使用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重点是书面语;还要让学生熟练地写作文章——会叙事,会议论,会抒情,会说明,表意准确且优美,传播畅通而生动。

 

 

    敬请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