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家长语文书
(2010-01-03 16:49:07)
标签:
原创连载家长语文书教育 |
分类: 家长语文书 |
接续第001篇
我小的时候,那时国家还忙着在城市推广汉语注音字母,在农村建立扫盲班识字班,说新社会不能当睁眼瞎,那时在农村是个高小毕业生就了不起了,回到互助组初级社就是当会计当干部的材料。现在呢,小学教育,初中教育普及,乡乡都有高中,再加上大学一扩招,文化已不是简单的识字读报写信认钞票粮票布票的事情了,大专文凭已经不算文凭,大学本科毕业也不再让人肃然起敬,目前是连研究生博士生都在疲于奔命地投简历参加面试。我们的文化水平有多高了哦?书都读了那么多,字都认识了,文化水平难道还不高吗?
于是,话题就被转到“有了文化,更要有素质”方面来。君不见,最苦的小学生们,五天的文化课下来,周末的两天便被奥数班,美术班,外语班,舞蹈班,音乐班重重占领,好像会唱歌会弹琴会画画会来两手跆拳道就是有素质了。但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呢?
我很喜欢培根的“论学习”一文,其中有些句子实在是关于学读书与人生关系的警句。文里说:
这句说的是,读书学习有三大效用,一是精神上获得愉快,而是提升品位,三是增进才华。第一个效用可能还与素质还没有直接关系,第二与第三可是实实在在的素质问题了。
他还说:
人善辨。“读书陶冶个性。”不仅如此,心智上的任何障碍,无不可以通过方法得当的读书学习来消
除的,这就像身体上和各种养病都有相应的运动来调理似的。
培根列举了历史(史学),文学(诗歌),自然科学(科学),伦理学,逻辑与修辞学等学科,它们都是需要阅读的,语文便成为掌握这种种学科阅读的基础。不学好语文,就不会阅读,也就谈不上有关各专业的学习。我坚持认为:语文不好读书可以陶冶个性,可以医治心理上的各种障碍,这就可以有助于提升正面素质,抑制负面素质,这就不是一般的识字造句那种学文化式的语文学习所能解决了。
培根进一步举示语文学习的读,说,写三者的作用:
与人交谈的人,非得有急中生智的能力不可;不常读书的人,就得小聪明绝顶,不懂时还能装懂。
阅读,辩论,写作是语文能力的三个重要内容,充实,敏思,严谨既是素质的直接表现,也可以用来考查我们语文教学的真正效果究竟怎样。培根说得很风趣:你不读书吗?那你是不是小聪明绝顶,而且常常能不动装懂且混得过去呢?你不擅长辩论,那你是不是有能够急中生智的特别过人的本事呢?你不爱写作,那你绝对应该是有超常记忆力的人啦。培根更进一步在调侃中告诉我们关于读书即语文学习的真理:
心计多的人鄙视读书,老实人向往读书,唯有精明人则在运用读书。
就语文学习他还讲了一条重要的道理,我们放在以后再予细说(读书本身是学不到应用之道的,相反,应用之道是在书本之外和书本之上的一种智慧,是靠体验而获得的)。
培根的名言是“知识就是力量”,我引的这篇文章也给我们好多启示,我尤其注意到他在关于学习的讨论中对阅读与写作的重视(思想与论辩是写作的基础),这与语文学习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但在今天阅读培根的“论学习”,还要注意到培根所在时代是现代社会到来的前夜,即启蒙时代,现代科学的发生与知识大爆炸还是他去世以后的事情。而我们今天所处的已经是赫赫然的信息时代或说信息社会了。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更进而说信息就是力量。获取知识与获取信息相比较,阅读的视野要更广阔,阅读的速度要更快捷,而它们其间对人的素质要求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即写作能力要求的差异。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