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02:家长语文书

(2010-01-03 16:49:07)
标签:

原创

连载

家长语文书

教育

分类: 家长语文书

接续第001篇

 

    我们的语文教育现状是:从小学一直到高中都要设立语文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通过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明确讲就是学生的读写能力能力语文:会读,会写。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以识字,积累词汇为主要任务,初中阶段的语文课以辨识各类文体,并掌握主要文体的写作为主要任务;高中阶段则以使学生具有相当的语文读写能力为主要任务了。围绕这些任务,小学中学各个学期每周都要安排语文课6节左右,可谓是最重要的主科之一,学生在语文课上花费的学习成本也可谓是相当大的。

    但整体来讲,我们高中毕业生的语文能力究竟怎样呢?对此无法作量化的评价,但上述的“三怕”大约已经把这个严峻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了:鲁迅读不懂,文言文觉得读了没有用,作文又怕写,把语文能力中的读与写两个方面都覆盖到了。“三怕”的核心恐怕就是:不会读,也不会写。

    花了这么大的代价,结果却是如此之差,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学效率恐怕是太低下了。

    我常常给学生算一笔帐:小学初中不算,只说高中,三年六个学期六本语文书,按平均数算,大约有180篇课文。这些课文,应该说都是经过专家评选,社会共识,长年积累才被选成教材进入课本的,它们的质量与优秀程度绝对是没得说的。那么,我们把要求放低一些,阅读一篇课文后,学生一定要把这篇课文的一条优点牢牢记住,而且学会用在自己的写作里,那就有180条优点,180个绝招了。再打个对折,总得有近百条绝招密技了吧。如果真是如此,这样的高中毕业生不就至少过了写作关了吗?

    但就是这样一篇课文一条优点地积累,我们的学生也没有得到。

    不会写作,实在也是件太可怕的事了。

我小的时候,那时国家还忙着在城市推广汉语注音字母,在农村建立扫盲班识字班,说新社会不能当睁眼瞎,那时在农村是个高小毕业生就了不起了,回到互助组初级社就是当会计当干部的材料。现在呢,小学教育,初中教育普及,乡乡都有高中,再加上大学一扩招,文化已不是简单的识字读报写信认钞票粮票布票的事情了,大专文凭已经不算文凭,大学本科毕业也不再让人肃然起敬,目前是连研究生博士生都在疲于奔命地投简历参加面试。我们的文化水平有多高了哦?书都读了那么多,字都认识了,文化水平难道还不高吗?

于是,话题就被转到“有了文化,更要有素质”方面来。君不见,最苦的小学生们,五天的文化课下来,周末的两天便被奥数班,美术班,外语班,舞蹈班,音乐班重重占领,好像会唱歌会弹琴会画画会来两手跆拳道就是有素质了。但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呢?

我很喜欢培根的“论学习”一文,其中有些句子实在是关于学读书与人生关系的警句。文里说:

       

        读书学习是为了获得享受,养成斯文及发展才干的。

   

这句说的是,读书学习有三大效用,一是精神上获得愉快,而是提升品位,三是增进才华。第一个效用可能还与素质还没有直接关系,第二与第三可是实实在在的素质问题了。

他还说:

 

        史学使人明智,诗歌使人颖异,数学使人精细,科学使人渊博,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

人善辨。“读书陶冶个性。”不仅如此,心智上的任何障碍,无不可以通过方法得当的读书学习来消

除的,这就像身体上和各种养病都有相应的运动来调理似的。

 

培根列举了历史(史学),文学(诗歌),自然科学(科学),伦理学,逻辑与修辞学等学科,它们都是需要阅读的,语文便成为掌握这种种学科阅读的基础。不学好语文,就不会阅读,也就谈不上有关各专业的学习。我坚持认为:语文不好读书可以陶冶个性,可以医治心理上的各种障碍,这就可以有助于提升正面素质,抑制负面素质,这就不是一般的识字造句那种学文化式的语文学习所能解决了。

培根进一步举示语文学习的读,说,写三者的作用:

 

    读书使人充实,辩论使人敏思,写作使人严谨。因此,不常动笔的人,非得记忆力过人不可;不常

与人交谈的人,非得有急中生智的能力不可;不常读书的人,就得小聪明绝顶,不懂时还能装懂。

 

阅读,辩论,写作是语文能力的三个重要内容,充实,敏思,严谨既是素质的直接表现,也可以用来考查我们语文教学的真正效果究竟怎样。培根说得很风趣:你不读书吗?那你是不是小聪明绝顶,而且常常能不动装懂且混得过去呢?你不擅长辩论,那你是不是有能够急中生智的特别过人的本事呢?你不爱写作,那你绝对应该是有超常记忆力的人啦。培根更进一步在调侃中告诉我们关于读书即语文学习的真理:

 

心计多的人鄙视读书,老实人向往读书,唯有精明人则在运用读书。

 

就语文学习他还讲了一条重要的道理,我们放在以后再予细说(读书本身是学不到应用之道的,相反,应用之道是在书本之外和书本之上的一种智慧,是靠体验而获得的)。

培根的名言是“知识就是力量”,我引的这篇文章也给我们好多启示,我尤其注意到他在关于学习的讨论中对阅读与写作的重视(思想与论辩是写作的基础),这与语文学习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但在今天阅读培根的“论学习”,还要注意到培根所在时代是现代社会到来的前夜,即启蒙时代,现代科学的发生与知识大爆炸还是他去世以后的事情。而我们今天所处的已经是赫赫然的信息时代或说信息社会了。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更进而说信息就是力量。获取知识与获取信息相比较,阅读的视野要更广阔,阅读的速度要更快捷,而它们其间对人的素质要求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即写作能力要求的差异。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七绝:喜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