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说山西好风光

(2008-08-28 10:11:49)
标签:

太原

忻州

旺火

饺子

五色面

陈醋

文化

分类: 移步莲花:文学篇

    上次说到去山西的事,这里也有很有趣的经历。

    2006年春节期间,过过春节,因要抢在寒假里为老师们讲课,初四就到了太原,上一周可,然后下一位老师来接手。两轮课上完,正好山西各学校该开学了。

    地方的春节最像春节。到了太原,教育学院负责接待的老师说学校的招待所食堂没上班,没有饭吃,得上街。到了街上,找来找去,街上的饭馆也很少很少地开——很奇怪。老师告诉我,春节都回家都在家吃,所以饭馆开得很少——这和北京好大不一样——找来找去,走了不少路,才找到一家开门的饭馆,吃上了饭。

    课上得顺利,中间还插空游玩了一趟晋祠,拜访了山西文联的朋友。

    第二站是号称“晋北锁钥”的忻州,也是教育学院接待。他们派车来太原接我,开的一辆拉达,虽不是高速,但路还好走,1个多小时就到了,大约120公里的距离吧,觉得很快。到了那里,正好有同校体育系的两位老师也到了忻州来上课,学院招待所专门给我们安排了一位师傅做饭——他会削面,会把面托在头上像锅里削——于是我们上顿订刀削面,下顿订刀削面,为的是自己也试试削,但削了一个礼拜,也还是不会削,笨笨吧!仍然记得那位师傅姓赵,挺年轻的,在北京做过削面师傅,想家,就又回来了。

    忻州地委宣传部的李部长,是师大中文系的毕业生,听说母校的老师来了,来看我们,顺便邀请我们到他家里作客,并说要请我们吃一顿饺子,但是,得等到周末。

    一顿饺子的周末才能请?是工作太忙吧?于是我们就安心上自己的课。

    中间正好有正月十五,最热闹的狂欢节日。  

    学生陪我看了花灯,看了庙会,更看了旺火——山西特有的旺火,大块的炭架起来,能架多高架多高,正月十五点起来,祈愿这一年红红火火,旺火。看晚会回来,写了篇散文,送到忻州日报,回北京后寄来了报纸,发在上面了,但我手里已经没有,连题目都不记得,但如果认真去查,还是可以查到的。

    课结束了,饺子也等来了。

    饺子上了桌,我们三位老师全都傻了眼。

    是五色面的饺子,五种颜色,五种面——就是没有白面!

    白薯面的、土豆面的、高粱面的、玉米面的、荞麦面的;红色、黄色、紫色、白色、微绿色。

    都不多,因为加工很难。比如,土豆面的,是一袋土豆洗啊洗,把淀粉洗出去,只剩下一握面筋(有韧劲含蛋白质的那一部分),才能来包饺子,其他面也基本如此。

    我们才明白这一席五色面的饺子制作多么的不容易!

    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吃上五色面的饺子席了!

    山西人会做面食,实在厉害!

    该回程了,本来想正好去趟大同,看一下非常向往的云冈石窟。

    到买票的时候,突然发起高烧了。忻州同志和我商量还去不去,孤身一人,人生路不熟,想来想去只得放弃,买票回北京吧。忻州同志又问我,想带点什么回去?我已经给人家添麻烦太多了,但盛情难却,想了想,说山西的醋好,带两瓶醋吧。

    要上火车,依依惜别,看到醋,又大吃一惊——不是两瓶,而是一箱,12瓶!

    一夜火车到北京站,烧竟全退了,没事人一样——后来想想,这大概是冥冥中不让我向西。

    回来与家人去了一趟新街口,当时超市还是个新鲜事,去超市逛一圈,发现我从山西带来的醋,在那里赫然摆了一个货架!

    打那以后,出门不是极为特别的特产,基本上是不往回带了。

    好看,好吃,好经历,好情趣,所以山西好风光,我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