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月色撩人:札记篇 |
原信:
亲爱的李老师:辛苦您了!
终于可以写这封压抑了很久的信,总结自己与艺术与传媒学院的三年邂逅.
选择北师中文,其实是为了曲线救国.家乡的闭塞,让我来北师后很后怕.当年在重点线上除了北广,我就不知道还有别的和电视有关的学校.而当年北广在新疆没有给和广电有关的专业,想先进北广的所招的杂系再换专业.北广新闻的师兄劝我别去这令他失望的学校.而且他说媒体更喜欢扎实的中文学生.所以误打误撞我进了北师中文.我很幸运.
开学后才知道中文在师大人眼中的地位.在中文学科中的地位.象拣了个大便宜.图书馆里单纯的快乐让我很陶醉.
大一下,大学美育课前不知道艺术学院里有影视专业,田卉群老师,左衡老师的几节"招牌"课后,我就追慕着来到了艺术传媒学院.二次选专业的时间已过,贵院又不对外开辅修或选修.我很失落.
不知哪位老师在四楼橱窗里贴上所有课表,我很感激.
第一次蹭课,雨天,战战兢兢溜进化二的200,课前头都没敢抬.后来知道您给研究生的课.我很胆小.
以后我成为职业蹭课生,但每次都有负罪感
,如果那天穿得光鲜是一定得换成灰调的,猫在角落里.不能直面"正牌学生"的打量好奇的眼光.更受不了公开"扫地出门",面对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同类,人都会有危机感进而本能的排斥.我是这么理解的.让我如果是大教室,"正牌"多或"蹭数"多的课,蹭起来就很舒心.但中文系大一大二的课表永远是满满的,我又不敢大面积旷.我很爱面子.
而对仰慕的老师也从来是"只能远观",不敢奢望于众目睽睽下接近,不敢冒然问些让尊师见笑的问题,教师节写好了贺卡没敢当面送,异地旅游买了特产带到课堂又担心老师误解,内心追慕而行动敬畏.再一次证明我胆小.
发现艺术系学生的忙碌更多的是享受.目标明确,考研,给自己一个"正牌"的艺术系生活,在我二十岁前我以为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毕业后干什么?做媒体辛苦又不稳定我会去吗?电视台的超饱和?媒体喜欢年轻活力的本科,......这些都想不清楚.我很混乱.
索性,喜欢就继续蹭,读研可以赖在这正大光明的延续这种快乐.我很短浅.
北广?北师?蹭课到北广.没有好心老师贴出课表.瞎闯着听了节真人秀,下午闯到他们对外高收费的进修班,没有找到北师课堂上直击心灵的妙语连珠,火花迸发的思维体操,可来回路上二三小时.投入产出比不划算,所以没发现好老师前就放弃了.小时侯我很会打算盘.
犹豫过,因为广电学的排名和口碑似乎都是北广好,可以满足虚荣心又利于将来就业.(快乐就会延续成至少半辈子).但因为目光"短浅"和会打算盘,所以留下来,我很坚定.
选方向?导师?会蹭课的我并不在意,只要留下来就能创造条件继续快乐.我很憧憬.
复习考研,日吞吐量远远大于以前,遗憾的是为更针对性的考试,我不能去蹭喜欢的课了.一年超过了学习了前三年的总和.会为看到老师精辟的文章啧啧称叹,会为偶遇师兄学姐发表的文章而欣喜.会为老师百忙中回复的短信,邮件而受宠若惊.会为多看了一本专业书而信心百倍.总之,空闲少了,抱怨少了,行进在路上的感觉真好.我很努力.
最后的结果也许不是我想要的,天道也许不会以成绩来酬奖我,英语十分大题甚至我破天荒地没看见.专业课复习思路也有偏,未重视基础知识点的精确记忆.现在有一堆备考经验又能换来什么?没有了幻想,只希望老师能知道学生曾默默的喜欢你们.永远感谢你们给我的幸福时光,这份师生缘,是我最不舍的.
考试结束,没有之前料想的轻松,下一阶段对我来说或许更大的挑战,打算利用寒假多参加些社会实践,最好能定了工作.
祝老师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学生某 某
(2007年元月24日)
前一篇:一年的纪念
后一篇:看易中天怎样使用逻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