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月色撩人:札记篇 |
2006年4月20日
今天早上起来,沙尘暴终于停了,于是我们按原计划行事——5:30起床,6:00集合吃饭,吃完饭驱车赶到飞机场,工作终于开始了。
天气很好,大家说我们命好,沙尘暴只刮了一天就给我们放晴了。
拍完一组关于飞机起飞前后的镜头后,我们立刻驱车赶回宾馆,与塔拉会合,今天白天我们要到居延遗址的一部分——绿城去拍摄。
内蒙古居延遗址由绿城、黑城、红城等几部分遗址共同组成。大部分是汉代屯兵之地,汉唐的一些著名边塞诗人就曾在这里吟诵过流传千年的诗句。这里的繁荣一直延续到了元,因为历史的原因,这里逐渐废弃,随着沙漠化的加重,这里终于成为遗迹。据说,沙漠化最严重的情况,发生在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而今日这里竟成了无人区,荒无人烟,走兽远遁、飞鸟绝迹。爬上一块巨大的如小山一般的沙丘上极目远望,如海浪一般的大大小小的沙丘浮在漫漫戈壁之上,巨大的枯树枝干横陈在那里,真有今古之感。
起初,在大漠的边儿上,还有路可走,渐渐的只有车辙的印迹,而这就是路了。到后来,连车辙印迹也都没有了,只能靠向导指路。
给我们做向导的,是额济纳旗文管所的策所长。他今年50多岁的样子,长着一副典型的蒙古族人的面孔,憨厚寡言,但经验却极为丰富,往往只是手往左或右简单有力地一指,司机师傅立刻毫不犹疑地顺着他的方向往左或往右打着方向盘,二人配合极为默契。这位司机与策所长两人以前并不认识,虽然驾驶技术堪称一流,却对这位策所长极为尊重和信任,这二位立刻让我们想到了达喀尔汽车拉力赛和某比赛车辆里的主副驾驶来。而据策所长说,他这是第三次进入这个无人区地带。
此次进入额济纳旗考古,共带进来五辆越野车,在我们进入内蒙古以前的几天里,先后就坏掉了三辆。今天出发前,特意租了一辆当地的2020吉普车,起初我就是坐在这辆车里,走在三辆车的最后面。那司机也极为自信,但是当进入无人区的时候,就只能沿着前面的两辆车子的辙印走了,因为前面车子把戈壁上面一层硬盖给刨开了,所以我们这辆可怜的吉普车经常陷在软沙之中,不得不走一段儿就下来推车,车轮刨起的沙尘直接灌进我们的衣领里、灌进我们的嘴里、眼里,不一会儿,我们就都成了“黄人儿”了。
晚上回来看今天拍摄内容回放的时候,大冯就拍到了我们推车的镜头,也拍到了我们这辆车在前面两辆车卷起的尘雾中冲出来的镜头,极为刺激有趣。
而这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路上,而真正到了遗址时的拍摄时间并不多。因为遗址多是一些残垣断壁和散落在周边的瓦片,且面积并不很大,所以很快就拍完了。而塔拉也不断地催促我们要快些,他担心大漠里随时起来的风沙,也想尽可能早地返回去——这里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变化,我们还是安全点儿,只有出了这无人区,我们才是安全的。
在大漠里,没有安全可言。
今天,我们去看了绿城、看了居延遗址,一路上感叹着千年的沧桑变化。
当我们终于从大漠里出来,回到宾馆的时候,我们已经被颠得浑身散了架。草草地吃完了晚饭,就躺倒在床上睡过去了。
2006年4月21日
今天按原计划行事,难得又一个好天气。
大冯按原计划上了蜜蜂—11超轻型飞机,拍了黑城遗址的镜头。空中航拍时间56分钟,效果还可以。昨日的酸痛折磨着我们,这一天真是有气无力。
2006年4月22日
早上起来,匆匆忙忙吃过早饭,急奔基地。
这个所谓的基地,离我们所住的宾馆也就十几里的路程,前几年曾在这片广阔的大漠里搞过军演,这里有一个临时的飞机跑道。
一路上,大家还不停地赞叹连日来的好天气。适逢阿拉善盟文化局长来探访,大家还开着玩笑说是老天开恩。
第一个班次顺利起飞,8:00多钟已经返航了。塔拉等人兴奋地看着数码相机航拍回来的照片,——这几天陆陆续续地发现了以前从没有发现过的遗址,塔拉的脸上也有了几日前难得一见的笑容。
我们摄制组抓紧时间拍摄着地面上的工作镜头,谁也没有注意这时候已经渐大的风沙。地面的机组人员正在给飞机加油,准备下一航次。这时,总工程师王荣春突然指着北面喊到:“快看,风沙起来了,快撤!”
我们抬起头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果然北面的天已经与大漠一个颜色——风沙果然起来了。而细小的沙子已经打在我们的脸上、身上了。再看那飞标,已经如旗帜一般飘扬起来,
大家急忙收起设备,并把小飞机推到临时的背风地,立刻钻到车子里,十几分钟后,我们就逃离了这个危险地带,望着身后的一片“狼烟”,飞行组的李友才总经理长出了一口气说:
“胜利大逃亡!”
而快到宾馆的时候,风沙已经到了。
“至少8级风”,丁工说,“完了。”
我还有些不死心,问:“下午应该没问题吧?!”
“据我观察,下午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可做——”
没等他说完,我立刻接着说:“睡觉!”
大家无奈地笑了。
果然,到了现在风沙也没有停,现在是晚上11:00。
这一天我们只干了两个小时的活儿,人在自然面前,又有多少力量可言呢!
2006年4月24日
昨天还好,把大部分内容拍完了。还剩下几组镜头准备今天拍。
早上吃完早饭后租车赶到黑城遗址时,风沙又起了。飞行组的机师里正躲在车里闭目养神。
不用多说,我们只能坐在车里等天气好了。
按几天来的经验,这风沙起来时一时半会儿是不会落下去的。但因为明天就是周二了,我急于到成都去,无论如何今天也要补完这几组镜头。
早上出来的时候,已经拜托策所长给定票,此时手机根本没有信号,与他联系不上,不知道票定上没有。
在车里静等天气好转时,我信手写下了这几句顺口溜儿:
狂风骤起
乌云袭日
沙飞尽洗迷人眼
一路狂奔
挤在车里避风尘
笑谈流沙好似黄山雾
更似成吉思汗百万兵
席卷乾坤漫天舞
我辈连吐满嘴沙
躲在车里叹古今
等到中午11:00多钟的时候,那风沙已经由小到大,而现在外面的风力足有8—9级,于是,我们只能驱车回基地。
这一天,一个镜头也没有拍到,白白地往返大漠一趟。
总结几日来的情形,要么就是奔波于往返大漠之间,要么就是躺在宾馆里——睡觉。
恼人的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