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想考研这件事

(2006-03-05 19:42:39)
分类: 瑞雪冰心:评论篇
      今天考研成绩公布在网上。
      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欢乐的其实心里仍然惴惴——还有复试一关呢,不拿到录取通知书,什么也不能算定论。家长们常把高考的6月成为“黑色的6月”,其实考研的学子们,这个春天哪天能过得安宁?
      突然想起科举。
      科举是选拔人才,考研也是选拔人才,但细想想,两个人才选拔的目的还真有些不一样。
      科举的选拔,错在把考生关进圣贤书的桎梏里,只许解经;但毕竟它没有具体的标准答案,它要求在考察的范式里,考生对“真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换句话说,它终究能考出考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查中国历史,虽然科举考出了不少庸才,但还是有许多状元与进士成为记录在中国文化发展史和建设史上的精英呢。
      而现在的研究生考试呢?指定几本参考书,虽然也是密卷,虽然也是背批,但考察的多是对教科书的记忆能力。最恐怖的是听他人说起:有些地方高校为了自己的“社会声誉”,大学新生一入学,辅导员就找到他问他的志向:
      你毕业准备做什么?
      我考研。
      考哪里?
      **大学**专业**方向。
      好,你这四年就把他们的参考书读透背熟,别的功课可以不用学,反正学分都会给你的……
      四年啊,四年时间就念这几本书,角角落落都记得滚瓜乱熟,考试能不得高分吗?得了高分敢不录取吗?
      于是。考研成了机器;这样考出来的考生很难成为思想者,而只是记忆者。于是有些研究生就成了大学五年级、大学六年级的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