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西江月
(2015-11-01 06:53:41)
标签:
娱乐文学王飞平谷 |
西江月
作者 王飞
甲:八月中秋薄露,路上行人凄凉。小桥流水桂花香,日夜千思万想。心中不得安宁,清早览罢文章。十年寒苦在书房,方显才高智广。
今儿哪,我给大家说段儿单口儿相声。单口儿讲究……
乙:嘿!俩人儿一块儿上来的,您自个儿说单口儿?我——哪?
甲:你站这儿干嘛啊?谁叫你站着这儿的?检场的……
乙:别叫检场的。咱俩是一场相声。好么,您把我干撅这儿,自个儿说上单口儿啦?
甲: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你在我头里走,我还以为是一领班儿呢。
乙:谁是领班儿啊?您仔细瞅瞅,就我这身量儿,就我这穿戴,我这言谈举止,就我这模样儿,我像是领班儿?
甲:【上下打量】还真不是领班儿。就你这戳量儿,就你这言谈……谁要是让你当了领班儿,那买卖……
乙:发大了。
甲:亏大发了。得亏得倾家荡产,老婆跑、儿子改姓哟,跟挨蚂蚱咬似的。
乙:谁呀!您可够损的。
甲:这赖谁啊?你自个儿上赶着。我这儿刚开说,你戳这儿不知羞臊、没脸没皮地喊:俩人儿一块儿上来的。
乙:可不是咱俩人儿一块儿上来的。
甲:谁带你上来的?再者说,这场合儿,就这场合儿?瞧瞧!你自个儿咂摸咂摸,谁敢带你啊。
乙:我怎么了我?大家伙儿,灯光,打我这儿来,今儿让大家伙儿仔仔细细、认认真真欣赏欣赏——就我这身量儿、就我这模样儿、就我这两步走相儿,活脱儿一个……
甲:陈冠希。
乙:谁啊?
甲:你还别急。今儿别提陈冠希摄影技术,就算他死炕上仨月,也比你这模样儿强一百倍。
乙:您说话忒损了。我劝您得嘴下留德。
甲:急了?
乙:让您这样儿说谁不急啊。
甲:【向乙鞠躬】我向您赔礼,我向您道歉。
乙:这倒不必了。我也是好心好意,劝您嘴下留德。嘴下留德,子孙得万福。
甲:我错了。我向大家隆重介绍一下儿:这位,在全国的相声界儿,哪……【从大拇指一直掰到小拇指,然后,大拇指顺着小拇指向上数……一甩手】数都数不着哟。
乙:数不着?谁让您数来着!
甲:我不是发自肺腑地……想捧捧你么。
乙:这叫捧我啊!
甲:这位,就这位,别往大了夸说什么全国,就说在咱北京……也别说在咱北京啦,就是在咱平谷……
乙:还是有我这一号的。
甲:有。反正据我所知,就他上下楼……
乙:招呼不断。
甲:楞没人儿认识他。那真是大名鼎鼎哟。
乙:连上下楼都没人儿理,我还大名鼎鼎哪。
甲:是啊。你不是让我说实话么?
乙:您这是说实话么!把我往坑里推,末了儿还狠劲儿踩咕踩咕。我惹您了吗!
甲:急了。这怨谁啊。我上来,鞠完躬,念了定场诗,刚想开口说段儿单口儿,你在旁边儿嘚吧嘚吧的没完没了。
乙:本来就是咱俩是一场么。
甲:谁跟你是一场啊?谁跟你是一场啊!
乙:本来就是。
甲:你是干啥的?我是干啥的。
乙:我就一说相声的。您不也说相声的吗?
甲:那是过去。现在……
乙:现在不还在台上跟我一块儿说相声吗。
甲:今儿跟你一场这算是救场。老言俗语说,救场如救火。这是咱的艺德。
乙:【小声儿说,瞧他还觉得自个儿怪不赖呆的呢。我看看他到底有啥能耐。】这么说……我还得谢谢您啦。话说回来,您现如今儿到底干啥呢?
甲:现在我是多在书房少在广场。你是多在广场。
乙:我是广场大妈啊?瞧瞧。我是男的!
甲:谁关心你是男的还是女的。
乙:【他这是诚心。】那您都关心啥啊?
甲:我关心的都是有文化、显品味的东西。什么花鸟鱼虫,什么棋琴书画……
乙:什么吹拉弹唱。
甲:那是你。一到晚上就在路灯底下,等等起等起……
乙:还等等再起。
甲:没老头儿请你跳舞啊。
乙:我还是广场大妈。那应该是那是镫镫起镫起,镫镫起镫起,……
甲:看,交谊舞没人儿带他玩儿,改扭大秧歌儿了。
乙:谁啊?
甲:我不像你成天到晚逗老太太去。
乙:我啊!
甲:我整天在书房和来拜访我的朋友品茶赏画儿,舞舞文弄弄墨,唱和诗文,吟诗答对儿。
乙:就您还……还唱和诗文、吟诗答对儿?别以为我不知道您肚子里到底盛几两酥油!
甲:你这是什么话啊。粗俗。粗俗不堪!
乙:还在这儿装呢。您好吟诗答对儿,那,我今儿给您出个上联儿,您能对得上来吗?
甲:一看就是没文化没修养的主儿。应该这样说,我这儿有副上联儿,不知您能否赏给晚辈学生我一副下联儿?你要是这么说,我一高兴,当当脱口而出,就赏赐给一副下联儿了。
乙:你可真大言不惭啊。这么说楞一点儿也不脸红。
甲:我这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经常在台上说大话放空炮的才应该脸红呢。我脸红什么呀。
乙:那我给您出上联儿了。
甲:你可甭出那“看小猴儿孙如何对句儿”,也甭竟出“空树藏孔孔进窟窿窟窿孔”……这都老掉牙了。
乙:您可够坏的。这是刨活!
甲:说相声要凭真能耐,靠的是真本事。要不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上蒙人、蒙听众就是最大的不诚信。
乙:您这可是台上撅人,你……你没有艺德。
甲:艺德?艺德,是靠下苦功夫在台上台下挣出来的,不是靠哪个人恩赐给的。
乙:好。好。您这么使活,我也会这么使。
甲:你爱咋使咋使。我是凭真本事,要不然我多在书房,你常在广场呢。
乙:这可是您说的?
甲:啊。
乙:刚才您说您整天在书房和来拜访您的朋友品茶赏画儿,舞舞文弄弄墨,唱和诗文,吟诗答对儿。
甲:是啊。我站广场举着大喇叭也敢这么说。
乙:那您最近都有什么大作啊?
甲:最近我还真写了一阕《西江月》。
乙:【《西江月》是文哏相声的代表作,不好写更不好说。相声大师马三立到任何地方演出,熟悉这个地方以后,把这个地方的特点编进去,最后一场准是《西江月》。】那……您敢给我们大家伙儿念念,让我们欣赏欣赏吗?
甲:【从兜里掏出一张纸。】我……
乙:还真随身带着呢。
甲:那可不。
乙:您可别以马三立马老的讽刺我们捧哏的那句“相貌可气可憎。缺少文化糊涂虫,简直任嘛不懂。整天混吃闷睡,艺术一无所能。尽出洋相人来疯,纯粹大个饭桶”当底。可别用这个抖包袱儿。
甲:嘿。你这可不像话。
乙:我咋不像话了?我咋不像话了?
甲:你……你把底活都给我刨了,我还咋说?
乙:您爱咋说咋说。我管您呢。
甲:你这叫台上撅人。
乙:谁叫您先撅我的!
甲:你这是没艺德!
乙:艺德?刚才是谁说的?艺德,是靠下苦功夫在台上台下挣出来的,不是靠哪个人恩赐给的。
甲:你打击报复。
乙:这叫现世儿报。
甲:你以为把底刨了、撅我了,就真把我给撂台上了?
乙:您念啊。
甲:【把那张纸叠好,装进兜里。】还想掘我,今儿我来个膀大力的,现场填词儿。
乙:我们都支楞耳朵等着呢。
甲:《西江月》,《西江月》啊。
乙:说啊。
甲:《西江月》的格式是六六七六。六个字,六个字,七个字,六个字。
乙:我们都知道。
甲:要是四五七六呢,那就是《清平乐》。
乙:我们这会儿就想听听您的《西江月》。
甲:《西江月》,现场填词儿啊。
乙:我们就想听听您现场填写的《西江月》。我还把话说头里,您可得以咱们平谷为内容,甭净扯八竿子抡都轮不着的地儿。
甲:我说博茨瓦纳、莱索托,你知道在哪儿吗?听着啊。这就来了。
乙:还真快。
甲:平谷地处京东,大桃最为有名。产量递增大丰收,销遍塞北江南。
乙:实话。
甲:桃花音乐盛事,相聚四方宾朋。城铁到来需时日,不知猴年马月。
乙:年轻人都盼着呐,852挤啊。
甲:绿色旅游建设,大溶洞大峡谷。金海湖(早就)扬名亚运,游人络绎纷纷。
乙:是。
甲:轩辕思古追昔,丫髻山祝众生。文玩核桃四座楼,旋转掌上乾坤。
乙:好东西。
甲:青山绿水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富民健康是目标,大家齐心追梦。
乙:众人拾柴火焰高。
甲:改善民生问题,城乡发展一体。幸福平谷十二有,重在落实求稳。
乙:十二个“有”?
甲:最为可喜方面,提出生死问题。逝享安宁空间,幸福涵义更真。生有优生优育,学有优良教育。免费教学十二载,成材还需勤奋。
乙:是。
甲:踏踏实实学习,可别像我搭档。昏头昏脑会点头,刨活使坏最牛。终日俩饱一倒,喝酒耍牌最能。醉生梦死看太阳,艺术不求上进。只有一事省心,困了找地就睡……
乙:去你的吧。
【注:《西江月》是文哏相声,很容易使泥了,使温了。为了演出效果,这段相声采用了文哏武使的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