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过秋色

(2008-10-28 11:23:13)
标签:

散文

旅游

城市

农村

郊外

文化

                   穿过秋色

                          文/王飞

    现如今的城市之中早已没有了季节专属的颜色了。有的只是因季节变化而带来自身体表上的温差变化的感觉。只此而已。难道还有什么其它的吗?

城市中人对于季节色彩的追求早已丧失了应有的能力,真不知道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是值得庆幸还是感到悲哀。因此,也就有了些麻木,对什么都是采取一种令人心颤的漠然的态度。给人的印象如同一杯温吞的白开水,无滋无味的。

说此话的同时,我必须坦诚地承认,自己也是一个不好动的人。愿意在家里独自静静地坐着。当然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是在盯着某处不名的地方做着关于某些人某些事的愣梦(俗称“白日梦”)的事情。

小时候的山在小时候我的眼里如同一张被撕扯后的纸片,高高矮矮的。总在想,是谁撕扯的问题。这恰巧证明了,不是我撕的。我也敢保证,绝对不是我干的。山,就那样长年累月地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悄无声息地立着。一立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确实如此,打我记事时看见它就是三十多年。山,最终立成了一幕戏台上的背景。村庄、树木、农田在山的背景前竟相互近了许多,逼仄了许多,也拥挤了许多。只有袅袅的炊烟轻轻飘起的时候,才有了些许的生动。

原本白炽色的阳光变换成了暖红色。阳光颜色的改变告诉人们——秋天来了。秋天是北京地区最美的季节。

如果说城市之中没有了季节特有的属性,而农村的秋天就显得有些忙碌、零乱之感。刚刚播种下的冬小麦还没有发芽儿,农田里光秃秃的,是那么的落寞,是那么的寂寥。几天以后,就会看到一层绿色将整块儿整块儿农田铺的满满当当的。绿色的麦田中有着细细的水在空中旋转着,如白练一般。城里人知道,是在喷灌。城市的路边的绿地也是有这样的景象的。不会在犯当年知青把麦苗当韭菜如此浅显的错误了。据说,当年的知青为见到如此大面积的绿色狂呼狂叫,那么多韭菜。韭菜真多!可以吃上韭菜馅儿烙合子喽。不知这到底是真是假,还是某些人演绎出来的笑料。

村庄里的当街两侧、墙头上、院子里、屋顶上到处是晾晒着的玉米棒,还有没来得及打秸的黄豆秧子。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玉米,黑褐色的黄豆秧,墙边躺着的褐色的南瓜,深绿的树叶,树干上爬着的绿色地扁豆……小村庄里秋天的颜色便丰富了起来。时常能够看到已经穿着厚厚衣服的老人倚靠在自家的门前晒着太阳,狗静静地蜷卧在老人的脚边。小村庄就是这一副宁静的,也是慵懒的样子。

山,是立体的。

听一位朋友说,雪后的山里真的很漂亮。他不止一次感叹,红红的日头就这么挂在眼前的山上,在雪后洁白洁白的世界里,因为这轮火红的太阳,更显得幽静与幽远。远远望去,山是白的,树也是白的,远处的村落也是白的。近看,这白色的山,竟有松树的墨绿色,山石的褐色,枯草的黄色,层层叠叠的错落有致,就像上一位国画大师的山水画儿,想必一定是那位大师的扛鼎之力作。但,他也说过,大雪后的山也是寂寞的。

眼前的山不仅有墨绿色的松柏,鹅黄色的银杏叶,红色的枫叶,更有深红色的山楂。火红色的柿子炫耀地挂满枝头。

坐在农家的土炕上,喝口北京特产的二锅头,望一眼立在窗前的大山,真是一种很美妙的享受。这时候,要是再有微弱的古琴声自山中传来,那就更妙了!岂不是有了一种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古意了!

山里秋天的景色是全方位的。前面是蔓延着的秋色,身后也是蔓延着的秋色;左边是蔓延着的秋色,右边也同样是蔓延着的秋色。秋色在此时此地的山中竟厚实了起来。

                                                        2008-10-28 于京东平谷静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