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尤看着你

(2007-11-13 13:19:27)
标签:

人文/历史

   10月15日,子尤骨灰安葬时,雅楠带了她的书来——《像花儿般灿烂——女生雅楠的博客》,献给子尤。我们把书贴着子尤的石碑,立于花丛。
 
子尤看着你

子尤看着你/柳红

 

    出版社要将楠楠在病中所写的博客文章结集出版,楠楠妈妈电话嘱我写序。

    我们和楠楠相识在2006年5月。那时,我的儿子子尤经历了手术、化疗,在家中休养;楠楠正在化疗途中。

   是楠楠先在子尤的博客上留言。赶去看她的博客,只见她写:“看着子尤的博客上,那么多人在祝福他,真的很羡慕。明天要化疗的我,并没有人祝福,所以现在,我要祝福我自己,快快好起来,一定要闯过这一关。我可以的,一定。”我们能体会这份心情,于是我给楠楠留了言:

 

   2006-05-14 19:29:03

   子尤祝福你了,就是带着那么多祝福他的人的心意一起来的。

   我们都是从化疗中走过来的,至今还在享受着化疗的恩赐。能够经受化疗考验的人是真捧的人。你就是。我们看你去吧!

 

    我们相约,化疗结束后,请楠楠和她妈妈看电影。5月21日上午,我推着坐着轮椅的子尤在西四红楼电影院门口,等到了急跑而来的母女。此时,楠楠有一张白白胖圆脸,是吃激素发生的变化;布帽子遮挡化疗的脱发,和形象瘦削、长发披肩的子尤“异曲同工”。

    孩子天然地有他们沟通的方式和语言。经过短暂的羞涩,他们就聊上了,聊得不可收拾。以后,每一次见面,都是如此,总嫌时间不够。

    这次见罢,楠楠返回银川参加高考。子尤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写信给她:

 

   “我也不知道自己还高考不高考,所以我把信心全寄托在你身上了,你是承载着双倍的信心上考场。你考试之日,我在这边祝福你。

   想想你身份多特殊呀,你比其他人多道刀痕,还怕握笔,在卷子上留下笔痕,你真是史上最奇妙之学生,因为你是化紧张为轻松,是化忐忑为悠闲,化一次考试为一场游戏,化一段痛苦岁月为一路微笑旅程,化孤注一掷为蓬勃一起。

   总之,希望你好好考吧,你我需要面对的还很多。”

    考大学,对于眼下中国的孩子是从一出生就预定了的考验和挑战,对于身患癌症,正在治疗中的楠楠,可想而知,其挑战之巨。楠楠想去实现一下自己的理想,想去检验一下自己的所学,她是好样的,不仅是她的成绩,而是她的精神和意志。

    因为我们病在先,走的路稍长,对于癌症、身体有了一些感想。楠楠和家人做着上大学的准备,我和子尤觉得她当务之急是休息。大学可以不上,至少,暂时先不上。在家里休养、读书、娱乐的时光也十分宝贵。可以让心静下来,毕竟已经奔跑了十几年。

    当楠楠再一次返回北京放疗时,我和子尤一再地把这些道理讲给她们听,听着子尤那样完善地劝说,我看到,疾病带给一个16岁孩子的成长和能量。

    最终,楠楠决定休学一年。怎么过生活呢?俩个孩子有约。

    楠楠和子尤,天真、纯洁、善良,欢快;一个淋巴癌,一个生殖细胞肿瘤,同样长在纵隔,做的是胸腔手术,面临相同的人生考验。俩个人在一起无话不谈:谈病;谈单亲家庭;谈学校生活;谈电影;谈文学;谈友情;谈大人;谈小孩儿。孩子式的深刻,孩子式的清澈。在这样的交往交谈中,在这样的因缘际会中,他们彼此纯洁的喜欢,纯洁的爱,纯洁的需要和依靠。

    2006年10月22日,当楠楠得知子尤去世的消息,痛哭着从家中狂奔出去,跑了很远,最后跌入草丛中。子尤的去世,于她,何止是失去了一个朋友的悲伤,何止是失去了一个病友的悲伤!24日,楠楠来北京向子尤告别,在最后启程去八宝山时,楠楠向静卧花丛的子尤哭诉衷肠,她说:当我秃头的时候,你对我说:“你多漂亮啊!像白雪公主一样漂亮”,现在,我的头发长出来了,让你来看,你却走了……”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楠楠写过病房中的许多小病友,写得流畅感人。但是,她却下不了笔写子尤,她觉得似乎怎么写都写不清楚、写不尽,因为他太特别了,太丰富了。所以,他写子尤的文字,是在子尤去世很久以后。发给我文章时,她还附有一信:

 

   发送时间: 2007年4月2日 22:20

   主题: 文章

   阿姨:

   你好,我是雅楠。写完了文章,昨天晚上我便梦到了子尤,那么清晰又深刻。清晨醒来爸爸妈妈都已去上班了,我一个人坐在床上哭,我回忆起了有关他的全部,回忆有时真的是痛苦的事情,我决定最近的一段时间不再去写他了,我怕自己陷入回忆的沼泽里无法走出。希望阿姨一切安好。听着诺尔曼说她愿意做阿姨的女儿,我很心痛,我不能这么说。因为阿姨不能再有一个病孩子了,更因为阿姨不能再失去一个病孩子。我想念子尤。

   雅楠

 

    看到楠楠十分清楚自己可能面临的是什么,令做母亲的我十分难过。其实,放开来说,哪一个人不是要走向死亡呢?哪一个人不拥有无常呢?只是,人们常常忽略它,以为那属于老人,属于病人,惟独不属于自己,有的是时间“挥霍”,有的是时间可以不在惜眼下拥有的一切。然而,死亡,提早地进入像子尤、楠楠这样的孩子的生活,他(她)们使劲儿地珍惜,使劲儿地享受。因为这珍惜和享受,使他(她)们的生命花开花谢,意义非凡。

    楠楠每三个月来北京复查,我们聚会一次。我欣喜地看到楠楠的进步和成长,那是特殊的生命状态赋予她的。我曾经见证过子尤的生命历程、那种向高峰冲击的飞速成长,病中的子尤曾说:“我的每一秒都和上一秒不同”,也就是说,他的成长是以秒计的。而广大身体健康的人们,我们可曾问过自己,这一年我们有多少进步?有多少收获?有多少人生领悟?

    楠楠的博客因子尤而起,她记录的是医院里、病床上、学校间、休学中的故事,她和同龄人相似又相异。这份生活纪录本身就有意义,更何况展示给那些身体健康的朋友们,希望给人们多一个生命的维度的观照。子尤和楠楠以及其他患者,他们的幸与不幸该怎样评说?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人生的考验,我们都会遇到,不是这样的,就是那样的。重要的是,在这人生考验面前,你表现得怎么样?是上升还是坠落?

    楠楠擅长文字,我多想她身体好时静下来细细地写,写一本完整的病中故事。我担心博客文字零散而随意,不足以承载这样重大的生命题材,这样美丽的青春,这样别致的成长。但是,当我看到书稿时发现,博客文也有它的好处,即兴,跳跃,有现场感,分两次读下来,一阵一阵地悲伤和欢欣,眼中淌着泪,心里轻唤:我亲爱的孩子。

    子尤和楠楠玩游戏时曾给过她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子尤看着你……”,是啊,楠楠,你这一生,子尤都看着你呢!

    连这篇序言都该由子尤来写的,要是那样,世上,又多一段佳话,又多一篇华章!

    以母亲的名义,以子尤的名义,衷心祝愿楠楠和所有的孩子:珍惜、快乐。

 

    2007年7月16日

    柳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