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想了什么事儿 |
每天晚上看青年歌手大赛,最爱看出题,我也试着答题目,答得还不错。据说年轻选手答对题的概率很低,有很多老观众打电话抱怨,都快气晕了。确实,我也对很多选手的回答表示遗憾,刚刚一个选手错答,把我笑喷了,还喷了点鼻血。
题目五花八门,各个类别都包括了,对有的选手有些不公平。答题用的是请选手选题号的方式,有点碰运气的意思,它的前提就是要求选手的知识全面,综合素质嘛。
有的选手把完全应该知道的题目答错,不应该。可有时它超出了选手的知识范围,比如一个长期在美国生活的人不得不回答二胡曲子。而且如果下一个选手选择的题目,前一个选手一看:“我知道!”那不悔死他了。这种碰运气答题法,太难过了。
人无完人,有些题目连评委余秋雨都承认不清楚。我都怀疑台下的,已然公成名就的名歌手评委们对于题目,是不是都能答出来?原生态唱法的一些参赛者,他们在歌唱上很有天赋,浑身是那种自然的气息,而知识上难免不足。这样的评判标准,就让我替他们可惜。
我想,至少,可以给题目分一个小类,比如说文学类,音乐类,历史类什么的,让歌手选择,这样即使答错了,也“心服口服”一点。
题目五花八门,各个类别都包括了,对有的选手有些不公平。答题用的是请选手选题号的方式,有点碰运气的意思,它的前提就是要求选手的知识全面,综合素质嘛。
有的选手把完全应该知道的题目答错,不应该。可有时它超出了选手的知识范围,比如一个长期在美国生活的人不得不回答二胡曲子。而且如果下一个选手选择的题目,前一个选手一看:“我知道!”那不悔死他了。这种碰运气答题法,太难过了。
人无完人,有些题目连评委余秋雨都承认不清楚。我都怀疑台下的,已然公成名就的名歌手评委们对于题目,是不是都能答出来?原生态唱法的一些参赛者,他们在歌唱上很有天赋,浑身是那种自然的气息,而知识上难免不足。这样的评判标准,就让我替他们可惜。
我想,至少,可以给题目分一个小类,比如说文学类,音乐类,历史类什么的,让歌手选择,这样即使答错了,也“心服口服”一点。
前一篇:长发变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