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我去了什么地儿 |


与宋大夫兼病友宋奶奶
今天上午,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一天,我要去肿瘤医院宣传癌症康复,然后从那儿回姥姥家。抬下楼,不容易,累得抬我的人呼哧带喘的。终于出门,风大阳光大。我跟妈妈说,你推我在小区里转一圈吧,虽然这一年也回来住过那么长时间,可一直都没在小区里走过。挺想念的。于是我妈就推了我一圈,一路看着各色的花。
到了医院,依旧是熟悉的一切。我2004年8月在这儿做的术后化疗,计划中的最后一次化疗。我也是在这儿,发现血小板陡然降低的。预先想象的轨迹因此发生了变化,直到现在,我仍为之奋斗努力着。
到了医院,我先测了个血,很久没有测了,长长的针扎进了我的小细胳膊里。护士说:“我看这孩子怎么眼熟呀?”抽完血后,我被推着穿过门诊化疗的地方,许多病人、病人家属都认出我来,“子尤、子尤”地叫我的名字。和他们在一起,有一种无需言语的亲切。
我被推到医院门口的广场上,有一大排长桌子,我坐在那儿,带来的15本《谁的青春有我狂》将送给医院的小病友,我之前已经在上面签了名字。
有许多病人家属看见我就哭,或者说,是百感交集。
有人说:“我能买一本吗?”
我说:“这不是卖的。”
“那能送我一本吗?”
“是送给小病友的。”
“我妹妹也不大,40岁。”
对于这样执着的阿姨,我后来还是把书送给了她正在治疗的妹妹。
我很为他们感动,也很高兴可以参加这样一次义务宣传活动,我惊奇地第一次发现,有那么多癌症患者是认识我的。
化验结果出来,我的血小板还是那样,7000。
活动到中午才结束。我和朋友一起吃了肯德基,垃圾食品,偶尔吃之,希望大家也少吃。生病后我的身体发生改变,似乎有了种识别功能,像肯德基我就不太爱吃了,总觉得汉堡有股汽油味。
我认识了一个也生过病,有过“奇特”经历的同龄病友,他很刻苦,还钻研起中医。我说这样的兴趣真好。他妈妈说:“学校也不考。”我说:“学校还不考良心呢。”
回姥姥家后我睡了个觉,然后坐在床上写下这些文字,今天晚上,我和全家人,包括姥姥姥爷小姨欢欢妈妈,一起吃个饭,算是“再过一次生日”,一次姥姥家式的生日。
前一篇:转贴:怎么向贫困孩子捐书
后一篇:尘埃落定,傻子,历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