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我看了什么片儿 |
早上醒来突然和妈妈决定去看场电影吧,妈妈先去买票,买了两张《霍元甲》的电影票,之前不是说过一直期盼看它吗。这时妈妈看见欢欢睡眼惺忪地从卧室出来,呀!忘了他了。早上一直没看见他,还是带上他吧。急急吃完早饭,离9点40的开场时间已然不远。又是全副武装,三人出发。生病后,到电影院看电影的次数屈指可数,2004年7月17日,做完手术出院的第二天,也是《十面埋伏》上映第二天,少了40%的右肺和一个2斤多重的胸腔大肿瘤,也就是“没心没肺”的我曾带上同科做手术认识的小病友,10岁的农村孩子和他的父母去看《十面埋伏》,让他看看北京的电影院。后来住在北大校医院时,还去百年大讲堂看过两次电影,一次《辛德勒的名单》,一次《星战前传3》。好电影!
到了电影院,轮椅走得还挺顺畅,进了一个大厅,不过10个观众。一开始的几个广告震得我够戗,心想要这样震俩小时我可受不了,赶忙发功抵挡。
电影开始了。1小时40分钟后电影结束了。我是哭着被推出电影院的。我特意选择胡同路线回家,好路上好好讨论。
电影一开始,是一排男孩女孩在打鼓,欢欢说:“这不是昨天元宵晚会吗?”而小霍元甲的扮演者长得真像李连杰,漂亮。
除了这个小笑话,我一直是保持严肃表情看的电影。一个感觉就是它不像一个电影了,更像一个教学片。因为从头到尾几乎每句台词都是在讲道理,谈人生,可以感觉李连杰是在用自己40几年的经历凝结出的感悟直接诉说给观众,不加掩饰地教诲,有着他深切的用心。比如霍元甲的母亲出场很短,台词更少,句句是殷切教诲。故事是以霍元甲一条线这样讲下来的,情节有点简单,这使我可惜电影时长太短了,要是再长点,故事再充实点就好了。一般我觉得一个电影可以更好的时候就会希望它的时长更长。之所以说它像教学片,是因为一般的电影首要的任务可能是讲一个故事,然后再从那个故事里总结出一些道理,一些启示等等,而它则是教育在先,故事为辅,故事是配合的。即使有转折曲折的地方,也是“这个地方转折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那个地方曲折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不过数场对决打斗可以一直使人保持兴奋状态,比如高台那场绝对酷毙,2米多的大个子向倒在地上的霍元甲摔过来时绝对能让人窒息地期待结局,一直这样看,这样看,直到那悲壮的,不可避免的,人们早已知道的结尾。
唉,怎么说好呢,其实电影的意义是多种多样的,看80多年前的卓别林的《小孩》,即使时间短,情节简单,却可以让人痛快地哭和笑后,感受一片恬静,这就是它的意义,而我强烈建议学校组织看《霍元甲》,它绝对是最好的一课。不仅培养爱国情怀,而且德、智、体、美基本全提到了。
不管那一句句教诲观众可不可以都听明白,都感悟到了,都认同了,电影悲壮的结尾没法不让人心灵触动,这有点像《勇敢的心》,多勇敢的心都要碎了,从吐血的霍元甲再次上台,台下的人们喊着:“自强不息!”我就开始哭,看着他(差点要说成李连杰)一遍遍站起又倒下,在受到日本武者的尊重的时候,以最圆满的姿态死去,看着李连杰漂亮的身手、身影以梦幻般的影象出现,电影结束,灯光亮起,我一直都哭不停。不哭就不是男人!
我要为李连杰,为这部戏的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叫好,李连杰和霍元甲的形象已经合二为一了,霍元甲的体悟其实就是李连杰的体悟,李连杰借用这样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英雄形象来讲述自己的心境。在那片“世外桃源”,农民插秧一会儿,就要停下感受吹过来的一阵风,这有点像我听过的那个搬运者走一会儿就要停下等灵魂的故事,在那一刻,我也感受到吹过来的一阵美好的风。
到了电影院,轮椅走得还挺顺畅,进了一个大厅,不过10个观众。一开始的几个广告震得我够戗,心想要这样震俩小时我可受不了,赶忙发功抵挡。
电影开始了。1小时40分钟后电影结束了。我是哭着被推出电影院的。我特意选择胡同路线回家,好路上好好讨论。
电影一开始,是一排男孩女孩在打鼓,欢欢说:“这不是昨天元宵晚会吗?”而小霍元甲的扮演者长得真像李连杰,漂亮。
除了这个小笑话,我一直是保持严肃表情看的电影。一个感觉就是它不像一个电影了,更像一个教学片。因为从头到尾几乎每句台词都是在讲道理,谈人生,可以感觉李连杰是在用自己40几年的经历凝结出的感悟直接诉说给观众,不加掩饰地教诲,有着他深切的用心。比如霍元甲的母亲出场很短,台词更少,句句是殷切教诲。故事是以霍元甲一条线这样讲下来的,情节有点简单,这使我可惜电影时长太短了,要是再长点,故事再充实点就好了。一般我觉得一个电影可以更好的时候就会希望它的时长更长。之所以说它像教学片,是因为一般的电影首要的任务可能是讲一个故事,然后再从那个故事里总结出一些道理,一些启示等等,而它则是教育在先,故事为辅,故事是配合的。即使有转折曲折的地方,也是“这个地方转折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那个地方曲折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不过数场对决打斗可以一直使人保持兴奋状态,比如高台那场绝对酷毙,2米多的大个子向倒在地上的霍元甲摔过来时绝对能让人窒息地期待结局,一直这样看,这样看,直到那悲壮的,不可避免的,人们早已知道的结尾。
唉,怎么说好呢,其实电影的意义是多种多样的,看80多年前的卓别林的《小孩》,即使时间短,情节简单,却可以让人痛快地哭和笑后,感受一片恬静,这就是它的意义,而我强烈建议学校组织看《霍元甲》,它绝对是最好的一课。不仅培养爱国情怀,而且德、智、体、美基本全提到了。
不管那一句句教诲观众可不可以都听明白,都感悟到了,都认同了,电影悲壮的结尾没法不让人心灵触动,这有点像《勇敢的心》,多勇敢的心都要碎了,从吐血的霍元甲再次上台,台下的人们喊着:“自强不息!”我就开始哭,看着他(差点要说成李连杰)一遍遍站起又倒下,在受到日本武者的尊重的时候,以最圆满的姿态死去,看着李连杰漂亮的身手、身影以梦幻般的影象出现,电影结束,灯光亮起,我一直都哭不停。不哭就不是男人!
我要为李连杰,为这部戏的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叫好,李连杰和霍元甲的形象已经合二为一了,霍元甲的体悟其实就是李连杰的体悟,李连杰借用这样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英雄形象来讲述自己的心境。在那片“世外桃源”,农民插秧一会儿,就要停下感受吹过来的一阵风,这有点像我听过的那个搬运者走一会儿就要停下等灵魂的故事,在那一刻,我也感受到吹过来的一阵美好的风。
前一篇:正月十五,笑迎“吉祥三宝”来我家
后一篇:情人节,老天送了个大礼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