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12月13日

(2018-12-13 09:38:19)
我们要向美国学习、看到差距、不抱怨。
12月6日,华为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舆论声一片哗然。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华为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陈黎芳在华为新员工座谈会上的讲话。
以下,尽情享用:
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个座谈会上,陈黎芳指出:
关于美国市场,公司一直认为,市场不选择我们,抱怨也没有意义。
她又说,“大家关心世界格局,现在网上看到的各种信息也很多,我想把任总最近和我们团队分享的话,也分享给大家:
‘我们要正视美国的强大,看到差距,坚定地向美国学习,永远不要让反美情绪主导我们的工作。
在社会上不要支持民粹主义,在内部不允许出现民粹,至少不允许它有言论的机会。
全体员工要有危机感,不能盲目乐观,不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
以下是陈黎芳的讲话全文和与员工座谈的主要内容。
一、讲话:
每个精彩的人生,都有一个摩尔定律
我喜欢每年都有机会,能和各位新入职的同事们分享交流。今天,我想先和大家分享几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愿景与使命。
美国总统肯尼迪去NASA访问,在洗手间碰到一位清洁工,总统微笑说,“感谢你把房间打扫得这样干净”。
这位清洁工立刻回答说:“不,总统先生,我不是在拖地板,我是在帮助我们登月。”
同样是肯尼迪,在一次演讲中,他这样描述美国登月计划的愿景:“未来十年,我们的目标是把人送上月球,并活着带回来。”
这句大白话,使当时美国老百姓非常激动,倍受鼓舞。
华为今年刚刚发布了新愿景与使命:
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也是鼓舞人心的远大目标。
愿景不仅仅是一个团队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一个群体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和话语体系。
我在松山湖的制造部看到他们的口号——“每天,我们都在生产世界上最好的通信产品。”
我觉得非常好,他们把远大的愿景融入到自己每天的工作之中。
华为还有一句话,叫“全营一杆枪。”
这是出自国产电视剧《绝密543》,讲一个地空导弹营,有50多辆车,100多个岗位,数百名官兵凝聚为一个整体,聚焦一个目标,把雷达“开机-发射”的时间从8分钟压缩到6秒,首创世界防空史上地对空导弹打下高空侦察机的纪录。
华为倡导的“全营一杆枪”,是指每个岗位、每个角色,围绕一切为了胜利这个目标,不断追求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同时还要看自己对他人的贡献。
体现的是集体智慧,也就是“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精神。
远大的愿景,能够激发人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为人们的日常工作与奋斗,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而群体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能够使团队的力量最大程度激发,同时也能校正每一个人的具体行为,从而实现群体所追求的愿景与目标。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英雄。
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中途岛战役,美国取胜的关键在于一位很特别的年轻军人,约瑟夫·罗切福特,时任夏威夷情报站站长。
说他很特别,是因为他毕业于美国一所文理学院,想当海军航空兵,却被分配到亚利桑那战列舰上去擦甲板!
他郁郁不得志,空闲时常常在船上玩填字游戏打发时间,但舰长不是惩罚他,而是向海军密码破译组推荐,因为他玩这个游戏玩得实在太好了。
正是这位天才的灵光一现,在日本计划进攻中途岛之前,破译了日方信息,帮助前线以少胜多,取得了中途岛战役的胜利。
这位游戏高手虽然没在前线直接战斗,但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这个故事对于我的启发是,作为管理者,要识别、选拔好人才,对人才不能责备求全,而是要紧紧盯着他的优点,让人才能够在最佳角色发挥最佳价值。
同时管理者也要有容人的肚量。
其次,对于员工,尤其是刚刚加入公司的各位同事,我相信你们中间有很多千里马。
但千里马一定要先跑起来,才能让公司看到你的价值,而不能只是吐槽。
关于英雄,华为内部有很多表述,比如“英雄不问出处”、“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也是在讲华为的人才观,任总说30年的努力,我们把航母划到了起跑线,而未来智能社会时代还是难以想象的,华为需要更多、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划桨。
我们对英雄没有模式化的定义,华为更多是鼓励各路英雄好汉在实战中冒出来,对英雄不问出处,不追求完美。
所以,无论各位来自哪个学校、哪个企业,到了华为,人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机会,只要你有贡献,任何岗位、任何职级、任何时间都能产生英雄。
华为要的不仅仅是几个天才,华为是一个人才黑土地。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自我成长。
摩尔定律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是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的一个假设:
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8年12月13日
后一篇:2018年12月13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