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令作为此轮楼市调控的重磅炸弹之一,出台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可谓立竿见影,楼市持续低迷。然而,就在限购令大力开展之际,要求限购令“松绑”的传闻却纷纷四起,继海南、大连传出限购令“松绑”谣言后,日前北京高端项目限购“松绑”谣言又起。楼市调控以来,开发商面临日益严峻的资金链难题,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也随之受到严峻考验,开发商和有关部门做出各种试探性举措其实并非意外,那么,博弈加剧,限购令到底会何去何从?此前的调控,每次出现逆转,似乎都是从松动消息频出开始的,这次会否是同样的结局?答案是否定的,此次楼市调控不会轻易转向,限购令短期内也不可能松绑。
保障房建设目标尚未实现
限购令作为一项行政命令,迟早会退出,然而不是现在以及短期内,这种结论得出的最直接的理由是,保障房的战略目标尚未实现。限购令的初衷是为保障房规模建设争取时间,以实现保障房与商品房比翼齐飞,房价合理回归。而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保障房开工面积仅三成,距离建设目标尚远,因此,现在并不是为限购令松绑的成熟时机。
假如此时打开限购令的口子,无异于猛然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房价极可能大幅反弹,楼市调控也就可能功亏一篑,前功尽弃。而楼市调控的失败以及房价暴涨的数据,不仅可能引发社会问题以及民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这样的数据对于即将到来的建党90周年与明后年的换届也会显得有些
“不合时宜”,不管是对于政治而言,还是对于政策的连续性而言,都是稳定胜天,在等待保障房大规模推出的过程中,限购令不敢轻言放弃。
通货膨胀压力仍不容小觑
从金融层面来讲,限购令的退出不仅要看保障房的建设情况,还涉及到通货膨胀是否回落的问题。通货膨胀情况下,钱越来越不值钱,越来越多的钱会流入楼市寻求保值,如果在通胀严重的情况下解除限购令,好似开闸放水,更多热钱会涌入楼市,房价存在进一步被推高的隐忧,调控也就可能会面临失控的尴尬谜局。
数据显示,五月的CPI同比上涨5.5%,6月22日,国家发改委公开表示,预计今年6月份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将高于5月份,这意味着CPI将创下35个月来的新高,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进一步加大。事实上,受输入性通胀的影响,国内高通胀形势很难短期内得到遏制,而通货膨胀不能得到有效遏制,限购令也就不可能轻易退出。
保障房大规模建设目标尚未实现,通货膨胀依然居高不下,限购令松绑的条件尚不成熟。当然,我们也知道,楼市调控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三者之间的博弈,随着调控的继续,会深入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要求“限购令”在内的各种调控政策松绑的各种试探也会越来越多,博弈会加剧,变数也会存在,然而,各种迹象表明,除非再次出现2008年那样的国际金融危机,否则,调控很难转向,而限购令短期内也不会轻易松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