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保障房建设: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之战

(2011-03-23 09:44:56)
标签:

房产

保障房

建设

政府

保障性住房

    伴随两会的结束,“促保障、严调控、保房租”的调控主线成为影响2011年楼市走势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缓解楼市供求矛盾,平衡宏观调控带来的负面效应,千万套保障房建设应运而生。这不仅体现了中央政府对于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的关注,更为此轮调控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然而,如此大体量保障房的建设,不仅仅面临着资金、土地、执行等方面的压力,更被开发商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取向所困扰,其背后所隐藏的是楼市根源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政府巧抛“诱球”,开发商迎接挑战

    政府提出未来五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今明两年各1000万套,五年建设3600万套。为了实现这一宏伟计划,政府全方位出击,今年中央财政拨款1300亿元并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加强土地规划管理。然而,如此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仅仅依靠政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决定了政府只是政策目标的制定者和规划者,而保障房的施工建设与落实还必须由开发商来完成,于是,温总理开始呼吁房地产商“身上也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开发商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保障房建设3%-5%的低利润空间无法吸引开发商的热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开发商计划退出中低端市场,转攻高端住宅及养老地产、商业地产,为高收入群体提供高品质的优质服务。于是,政府一方面通过颁布限购令,控制高端市场,增加房企开发高端产品的难度,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商品房土地审批,压缩商品房用地,给保障房留下更大的空间。这对于开发商来说,选择参与保障房建设虽然在短期内的经济利润是有限的,但可以换来未来的主动权与市场空间。另外,如果完成保障房指标可以获得政策性扶持,那么选择保障房建设,必然是一种维持生存的安全选择。

   保障房建设的终极目标——政府与开发商的共赢

   长远角度来说,千万套保障房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紧张的供求矛盾,缓解国家宏观调控压力,有力地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开发商在保障房建设中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有助于树立全新的企业形象,并赢得政府支持。在政府与开发商的携手合作下,资金投入和建设规模都将达到一个空前的高水平,为保障房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实力基础。政府政策有了落实的可能性,开发商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在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之战中,双方利益得以满足,实现了共赢。

    然而,就目前来讲,千万套保障房计划刚刚提出,政府与开发商家之间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保障房的现实意义还仅仅停留在对人们的心理威慑,它使中低收入者对获得未来的保障房抱有极大的希望而暂停了他们的近期买房计划,改变了人们对市场未来发展的心理预期。可以说,保障房的建成落实还需要一段时间,它的建设仍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大工程,需要多方利益相互配合,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保障房建设的宏伟工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