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术语中的“木桶效应”,是说对于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而言,它盛水的多少并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近日,房价下跌至7折,甚至创三年来最低价格,房产的成交量也不断下降,政策立竿见影,令人欣慰,但是房产中的一些“短板”也开始显现,并成为房市发展中的障碍,令我们不得不开始担忧。
开发商调整策略转嫁政策危机
国家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控制投机投资性房地产的发展,同时也更深入的对土地、税收、金融方面的调控。加强对土地增值税征管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定价过高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征收;加大房地产价格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试点和推广力度,减少税收漏洞;银行业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的严肃处理,这一切都使在风口浪尖上的房产商加大了成本,他们既不能与政府“对抗”,又不能自掏腰包,迫于无奈,房产商就会把这些前期的投入转移到物业、附属的购物广场等日常生活中,如此不但没有起到预先的效果,却适得其反,加重了人们的负担。
各地方纷纷亮出“红灯”
根据国八条要求,各地方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而政策却让各地方处在进退两难的矛盾之中:定高了,怕国家不高兴;定低了,怕完不成目标受责罚。因此,地方暂时保持沉默,更多的是观望。目前明确要在3月底前公布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城市,只有银川、贵州、昆明有相对明晰的表述。从宏观上说,政府与问责制挂钩,有利于对房地产市场的把握,但是地方政府迫于压力,也可能会做出减少有效供给、房屋质量下降、分配不均等过激行为。
“新国八条”能给力多久
政策自出炉以来,房市热潮渐渐冷退,目前高房价的确得到了控制,但是从楼市的发展前景、人们的刚性需求上看,楼市不会一直消沉的,那时候高房价会否反弹,倒买倒卖行为是否会死灰复燃,购房者能否最终实现“居有所属”的理想,新国八条面对这些问题,能够独当一面吗,政策能持续多久。
看似平静的楼市下却波涛汹涌,政府在如何堵住这些“缺板”,防止“木板效应”,刻不容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