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北京一些房价开始叫嚣“降价”,并引来了一片呼声,然而仅仅半个月的时间,降价的“假面具”就被揭穿了。截止到昨日,北京12个取得预售证的项目,超9成的项目出现零成交,尽管房地产市场陷入极度僵持,但是房价仍保持高位,并未显示出丝毫下降的痕迹。为何在如此艰难的岁月里,房价仍是“高高在上”,不肯“屈尊纡贵”,是什么强大的力量在背后支撑着它呢?
房地产信托为其“壮胆”
受国家调控的影响,抑制房地产的政策比肩接踵的出台,尤其是信贷的缩紧更是堵塞了房地产市场的“出路”,资金的巨大缺口,扼制了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咽喉。在如此萧条的市场中,房地产市场并未一蹶不振,而是打开了另一条通道:房地产信托。房地产市场以“高回报”的信托为旗帜,承诺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越来越高,平均达到10%左右,部分产品达到13%、14%,比如最近由四川信托发行的“长江畔·桂圆林生态墅区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期限24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14.50%。房地产凭借着信托所带来的资金,不仅解决了当前的燃眉之急,为企业长远的发展也争取到了物质保障。
当然,房地产的信托业务为企业的融资疏通了渠道。但是走高的收益,也增加了房地产开发的成本,降低了其收益,随着房地产市场压力的加大,房地产的信托风险也在不断累积。这就要引起开发商和政府的注意,保持对信贷的清醒认识。
旧城改造是“挂羊头卖狗肉”
当前,房地产市场遭遇罕见“暴风雪”,在征地困难的情况下,一些开发商开始转战旧村改造市场,以“旧城改造”来获取农村集体土地,公开售卖小产权房,在给本地村民解决一部分回迁房后,其余楼盘均推向市场,其公开叫卖的底气来源于旧村改造的背景,并以永久使用、不限购等名义出售,成为证明自身合法化的借口。
虽然这些小产权房为房企找到了一条捷径,但是小产权房没有国家产权证书,只有乡政府或村委会给的产权证,无法保证购房者的利益,同时小产权房无产权保障,不具有房屋所有、转让、处分、收益等权利,且不能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因此此条路并非开发商发展的长久之计。
当前北京房价迟迟不肯下降是因为它手握“秘密武器”,所以才胸有成竹,敢于做最后的挣扎。如果能从根源上找到症结所在,房价必将“退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