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就当楼市里全部充斥着“新地王”、“高房价”等惹火字眼的时候,突然冒出“成交量下跌10%”的消息,似乎给火爆的楼市泼了一盆冷水。据了解,上周有12个城市的楼市成交面积环比下跌超过10%,深圳环比跌幅达36.97%居首。究竟是又一次调整将至?还是另有隐情?
三大原因导致成交量下跌
随着银监会对于“二套放贷”政策收紧的风声,投资型及改善型住房需求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压制,但这不足以支撑楼市出现成交量下跌10%的态势。分析目前市场的情况,其真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
从历年的经验上看,7、8月份是市场的淡季。由于天气比较热,看房选房的人数都会减少,发商都会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比如:减少房源的推出量、减少广告的投放量,只是通过一些活动来带动销售。如此一来,房源供应量减少、广告宣传量减少、促销力度减少,势必会带来成交量的下跌,市场销售放缓实属正常。
第二,
近期,房价的涨幅可谓是突飞猛进,尤其是一些供应量不足的城市,房价涨幅甚至超过以前的历史最高点。部分城市的个别项目,一周之内房价以每平米几百元的增幅上涨。同样一栋楼的两个购房者,前后相差几周购买,总价可以差出上万元。所以,开发商看好短期未来房价依然看涨,将销售进度放缓,坐等房价上升。捂盘惜售导致部分消费者无法买到合适房源,成交量自然下滑。
第三,
房价上涨、股市上升,资产价格飙升,绝大部分原因是来自投资需求旺盛,市场流动资金充足,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则又是因为通胀预期对人们内心的影响。但是,虽然国家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变,实体经济却久久不能抬头。在这个时候,CPI、PPI依旧下行,资产价格飙升会积累泡沫。一旦市场有变,投资风险不容忽视。另外,房价的飙升,让许多消费者都将再次转向观望,成交量逐步低下。
楼市调整 房价短期难降
房价的涨幅过快,一方面满足了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普通购房者的购房计划,使部分刚性需求无法进一步得以释放。但是,房子始终还是生活必须品,应首先考虑刚性需求的感受;而作为一种投资产品而言,投资房子同样会产生一定的风险,所以应得到一定的引导和控制。
“7月27日,国家发改委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这一信息透漏出,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短时期内不会改变,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将会更加有重点的来进行。
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国家政策的导向主要以保证市场健康发展为目标的。下半年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收紧二套房贷,抑制投资需求的超量上升,严厉打击捂盘惜售的情况,增强市场监督的力度,加强市场信息的透明化,增加供应量,争取达到供需平衡。
然而,从众多“国字头”房企重金拿地的态势上看,国家以及企业对于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前景是看好的。再加上,制约房地产企业发展的资金困局基本得以缓解,加上一些机构和热钱对楼市的追捧,房价在短期内仍然会呈一个上涨的趋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