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石之前提出的“拐点论”和“三年不买房”的说法,我虽不是完全认同,但确是有其合理之处。各种讨论也都分析的比较透彻,我就不再多说。不过,近日王石抛出的“40岁前不买房先租房”的说法实在有些荒唐,这不仅会给购房者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和误导,更重要的是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违背我国国情。
27日,在接受某门户网站采访时,王石谈到:“实际拥有房屋的好处可以让你有安心感;但对于正在创业阶段的年轻人来讲,房屋将在转换工作时成为一种负担,而国外大城市20多岁就买房的年轻人很少。所以我的观点是,属于没有最后定型、还有抱负有理想(的人),应该在40岁之前还是租房为好。”
对于王石的这种说法,我首先认为是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忽视。中国有句古话“安居乐业”,在当下政府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和谐目标的基础仍然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居住,对于社会和个人而言,不仅仅是所谓的安全感,更重要的是生活的基本保障和实现其他价值的基石。即使对于创业阶段的年轻人来讲,房屋的概念更多的是他们前进和奋斗的动力,又如何成为负担?另外,40岁的界定也太过武断,毫无根据,难道20、30的年轻人就不能实现理想和抱负?这种说法出自“地产教父”之口实是让人心寒。
其次,目前市场中房屋产品形式多样,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了多种选择,没有任何数据或现象显示只有40岁的人才能买房。如今市场中流行的前卫时尚的小户型等就受到众多年轻人的青睐。虽然现在房价起伏不定,也只是市场调整期间的正常反应,辩证分析和理性对待是需要的,但这并不能成为40岁前不买房的依据和理由。
另外,就我国现实国情而言,买房与结婚、生子密不可分。在我国租赁业十分不成熟以及户籍制度的限制下,租房就意味着孩子的户口、入托、入学等根本无从谈起。如果40岁再买房,也就意味着这之前连个稳定舒适的家庭生活都没有,这种情况的严重后果自不必多言。
当然,如果说“国外大城市20多岁就买房的年轻人很少”的话,那确实是想到哪里生活和工作,就在哪里租房,一辈子自由自在地工作和生活。但很多国外大城市都有着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中国的情况又如何?40岁之后去哪住?不知道这些问题,王石先生在谈论时有没有考虑到。
总之,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楼市步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已毋庸置疑,购房者谨慎理性的对待买房行为非常必要。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业内人士的专业分析更应从行业整体走势入手,以现实国情为基础,从购房者需求层面出发,做出切实有效的行业分析。另外,对于购房者而言,何时买房,买什么样的房最重要的是从自身情况出发。行业整体走势的影响固然重要,业内人士的权威分析也不容忽视,但更应时刻保持冷静清晰的辨证态度予以考虑。